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安全有“创新”还不够

2014.11.21

   珠海近来在食品安全领域动作连连,从拟投入数百万元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搞珠海自身的食品溯源和全流程监控,到在珠海建设国家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中心及其他一系列机构,具体承担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创新工程的重大任务,只是这回的投入要以数十亿计,采取政府资金引导、股权投资商业运作、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进行。

   一堆的创新词汇让人眼花缭乱———什么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市场理念、拟采用的创新的技术、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的运作标准等等等等。醒过神来想想看有点不对啊,这些跟食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的“创新”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呢?

   仔细看完新闻,这回高大上得有点吓人的工程,最重大的意义在于珠海参与到世界食品安全这个新兴市场中去。那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普罗大众的食品安全上还缺什么。

   如果说食品安全指的是安全生产、安全流通的安全食品的话,应该首先关心的肯定是食品的安全标准。残酷的事实却是,与国外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相比,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不仅少,而且很多标准过低。无标可依的话,怎么判断安全?而标准太低的安全,还是不是安全?

   横琴的认证中心未来将与欧美接轨,为世界食品做认证,拿的是欧美的标准,说起来竟然有一丝悲哀。

   根据1995年出台的《食品卫生法》,2006年出台的《农产品质量法》、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以及2010年出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重点和缺失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才是当务之急。这是补缺,不是创新。

   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也是如此。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否,所生产食品的真假与否或伪劣与否,运输过程中的变质与否,在行业自律以外,只能靠质监、工商等执法部门通过技术手段或直接上门的检查监督途径,以及高昂的违法代价来确保和震慑。在中国过于分散的食品生产个体现状面前,要抓好安全生产和流通更是只好如此。这也是要照旧,也不是创新。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