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京:市场运作破解科技资源整合难题

2010.4.29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资源一直存在着运营管理成本高而使用效率低的难题,这直接影响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急需一种“伤筋不动骨”的改革方式,来实现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建立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北京科技资源的整合及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用较低的成本,高效实现了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动员力。

  在推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中,北京市科委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场化制度安排,实践出促进首都科技资源向社会对外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践,打造出首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研发实验服务舰队”,有效解决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开放共享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和实践方向。

 

  破科技资源之“冰”

  北京拥有十分丰富的科技资源,高校院所也比较集中。长期以来,这些科技资源存在封闭、分散、闲置甚至使用不合理的现象,缺乏有效整合和利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建立网络化的科技资源开放服务体系和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有效解决了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利用率低和开放共享困难的难题。

  北京市科委结合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的要求,采取行业分类聚集的方式,首批建立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能源环保四大领域平台,由北京市科委下属的4个专业中心管理,包括76个成员单位,开放部分科技资源。领域平台主要针对产业共性问题,将企业需求按产业分类进行整合,把以往分散独立的科技资源连接起来,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北京市科委首批联合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等12家开放科技资源过亿元且条件成熟的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以协议的形式共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各基地对本单位与科研教学有关的所有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提出每年可开放的资源量,用3年时间全部实现向社会开放共享,解决了科技资源整体开放的问题。

  中科院在北京有41家研究所,总科技资源量38亿元,其中可开放资源量20亿元,涉及20家研究所,2009年已促使13家研究所价值14.1亿元的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其余可开放的科技资源3年内将全部实现向社会开放。此外,企业的科技资源也纳入到整合开放范围当中,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拿出价值10个亿的资源,参与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中,并首次向全社会开放,为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通过搭建领域平台和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北京市科委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科技中介机构、高校院所、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2009年,北京市科委投入5800万元,撬动了76.3亿元科技资源,促使264个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3112台(套)仪器设备向全社会开放。这些科技资源占科技部中央在北京科技资源调研量的40%。

 

  破体制机制之“冰”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通过创新机制体制,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作为核心运营与服务载体,解决了对开放科技资源进行市场化运营和服务的问题。

  高校院所授权一家在本工作体系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化运作且具有运营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作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核心运营载体,一手托资源,一手托市场,发挥连接社会需求和科技资源服务的纽带作用,实现科技资源的市场化运营服务,探索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中科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的专业服务机构“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前只是其内部挂牌单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业法人机构。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大力推动下,该中心已注册为企业法人,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基地建设的法人问题,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进一步实现基地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铺平了道路。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是中国建材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授权运营的专业服务机构。该中心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加快了企业改制、区域扩张战略和资源整合力度,在2009年引入风险投资,完成公司改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明确产权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机构,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并计划上市。

  高校院所在不改变现有科技体制的框架下,对内部开放科技资源的管理与运营进行改革,采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手段,实现开放科技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放科技资源的所有权和日常管理工作仍属于高校院所。高校院所通过与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专业服务机构签署协议,将开放科技资源的经营权授权给他们。专业服务机构作为研发实验服务基地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充分发挥整合资源、调动资源、挖掘市场需求、对接服务及深度研发实验服务五方面的作用,对开放的科技资源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与高校院所对接,解决了高校院所开放科技资源服务市场化问题。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和引导下,各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和领域平台逐步实现了科技资源开放的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两个突破。也就是说各基地摒弃原有单一零散的开放模式,由校方(院方)、管理部门、实验室、服务机构共同组成工作团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合理分配市场收益,解决了基地内部制度建设问题。比如北方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在接收对外服务项目时,学校只收取5%的管理费用,剩下的费用像实验人员费、水电费、材料费等等都由课题组自由支配,并纳入学校教师晋级和职称考评体系。

  “目前各基地的经费来源有政府政策、单位投入和市场挣钱三个渠道。”北京市科委条件财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采取这些措施,就是要建立政府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化运营长效机制。

 

  破科技人才之“冰”

  “在科研方面,我们不仅从社会上找到了新的科研渠道,同时又提高了个人收入。”很多科技人员纷纷表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立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从市场上找到了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高校院所的设备管理人才多数为本校教师或科研人员。他们承担着一些国家课题项目,但是从市场渠道获得课题的机会却很少。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有效破“冰”,实现了科技人才的合理利用。通过条件平台,企业的需求和技术项目有机会进入高校院所,解决了其缺乏科研设备和人才资源的难题。另一方面,企业的实际需求进入高校院所,给这些科技人才提供了接触社会、发现新课题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科研设备和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科研设备的使用率,又实现了自我发展。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是一家提供超级计算服务及技术支持的支撑服务单位,以前只面向中科院内部提供计算服务。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该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开始面向社会企业提供服务。中心研究人员为企业及时提供技术咨询并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同时通过接触社会企业,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实现了自我价值。2009年,该中心与浪潮集团以“院企结合”的方式,整合中科院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开发技术和浪潮集团的高性能系统技术,将科研机构的应用经验、技术资源纳入产业化范畴,推进高性能计算机的高效普及。中心为浪潮公司高性能服务器业务提供各应用方向的技术支持方案,以及包括系统运行管理、软件应用及设计优化等在内的技术支持服务,提高企业的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能力,帮助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用户解决目前存在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应用成本过高、软件开发滞后、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破管理模式之“冰”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采取新型组织结构和网络服务体系,其组织结构由总平台、基地、领域平台和成员单位组成;网络服务体系则包括各级领导、科研人员、技术支撑人员、联络员和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这样的管理模式解决了条件平台涉及单位多、管理分散,统筹协调难的问题;实现了聚集效应,对开放的科学设备采取统一对外形象;培养了一支从事条件平台经营管理与服务的队伍。

  北京市科委通过政策引导、协议约束和机制带动,除与各成员单位签署合同外,还强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内部管理和运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对各成员单位实行绩效考评,规定各单位每年开放设备的数量,使高校的资源得以真正利用。同时,12家基地和领域平台全部出台红头文件,有自己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进行规范管理。

  “北京模式”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有效破解了科技资源、体制机制、科技人才和管理模式的难题。下一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将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工作机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提升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科技金融的结合,有效支撑国家和北京市的科技重大专项,成为支撑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支撑国家和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的重要平台。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