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关注的方舟子遇袭案日前告破。雇凶袭击方舟子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几年前因方舟子对其打假,导致未评上中科院院士而心怀不满。案件虽已告破,然而从中折射出的少数知识分子道德感丧失、缺乏学术监管机制等问题,仍令人痛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技界、教育界主管部门不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变“个人打假”为机制监督,此类事件,不是没有重演的可能性。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雇凶伤人的肖传国,有如此多头衔,堪称标准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心存歹念?这其中固然有其本人的性格因素,但若放在社会大背景下考量,就算今日不出肖传国,以后也会有“刘传国”、“赵传国”等类似事件出现。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等方针的提出,科技界、教育界获得的政策、资金支持与日俱增。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现行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在个别知识分子中,科研工作与名利挂上了钩,由此造成了学术界的功利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