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江河每年少“喝”污水400万吨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汾江河每年少“喝”污水400万吨
站在联诚纸业厂区附近的汾江河边观察河水颜色,河水呈现半透明状。通过前几年轰轰烈烈的汾江河整治行动,河水已经摆脱黑臭,但沿岸冒起来的灰色泡沫和垃圾依然触目惊心。
在禅城,联诚、联达、东亚这三家企业时常成为居民投诉的对象,按照排放污物总量来计算,三家企业稳稳占据禅城排污总量的前三列。它们的废水排污量更是惊人,一年总排放污水多达近400万吨,占全区工业排放量四成,对水生态系统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汾江河造成严重影响。
10月份以来,禅城区委常委、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局长冯永康率领一众环保工作人员多番深入汾江河沿岸企业,特别是禅城区污染物排放最大的三大污染户,了解视察它们的搬迁情况。
一个月时间内,这三大污染户均承诺明年从禅城撤离。届时,汾江河每年可少喝近400万吨污水。
城北之殇
三大污染源“栖身”居民区
城北片区地处禅城北大门,交通条件优越,是全区的物流和各种商品集散地。但其低端制造业集中的现实却给城市面貌和环境都带来不可磨灭的印记,特别是禅城区三大污染源均位于城北片区,居住在工厂附近的市民更是苦不堪言。
“当前,城市、产业、环境融合发展的理念已经是全社会共识,制造业必然要往高端环保的方向发展。禅城在近几年通过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在张槎等片区引进了部分先进的制造业企业,如某知名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在占地不足60亩的情况下能创造上亿元的税收,同时基本实现污染物零排放。”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大力发展这种与城市、环境共融的产业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然而,在禅城城北片区的三家高污染企业,一直占据市中心的黄金位置,对水体和空气散发持续危害。
据悉,联诚、联达和东亚三大污染大户在禅城占地超过200亩,其贡献的税收寥寥无几,对环境负担的加重却大有“帮助”。
“三大污染大户废水排污量巨大(占全区工业排放量四成),对原本水生态系统就如此脆弱的汾江河造成严重冲击,严重制约汾江河水质的改善。同时三大排污大户均位于城北片区(华材职中监测点附近),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占城北片区污染物排放量超过70%,是导致华材职中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欠佳的最大主因。”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三大企业周边已聚集了大量科教文卫及居民集中区等敏感点,与市民及区域需求严重背离,导致投诉信访不断。
企业“罪状”
每天向汾江河排放近万吨废水
不少星晖盛汇园的业主近几个月都忧心忡忡,该楼盘周边环境至今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目前仍未通过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该楼盘的附近,就是佛山东亚股份有限公司,附近还有该公司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西站,每到企业生产的时候,就能闻到臭味,这是业主一致反映的问题。
该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能力为7000吨/日,在近20年时间内,为周边一批企业的环境治理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周边企业逐渐搬迁,目前仅负责东亚公司的污水处理,实际污水处理量只有1700吨/天,仅为设计能力的25%。处理水量的偏少已不足以使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设备的陈旧老化也造成不能稳定达标排放。这就是周边居民感受到污染的原因。
据悉,随着东亚股份有限公司的承诺搬迁,该废水处理站也将弃用。
事实上,占据在居民区之中的禅城三大污染户,常年存在突出的环境安全隐患。
始建于1957年的佛山诚通纸业有限公司,去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227万吨,COD排放量195.22吨,约占禅城区去年工业COD总排放量的22%。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位居全区第一,与环境容量不相适应。
而佛山联达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的纺织印染加工型企业,去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110万吨,COD排放量107.87吨,约占全区2012年工业COD排放量的12%。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位居全区第二,且企业环保治理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容乐观,远滞后于国家的要求,企业难实现稳定达标。
佛山东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张槎街道轻工路,是纺印染织类企业,该公司去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53万吨,COD排放量42.36吨,约占全区2012年工业COD排放总量的4.8%。附近居民对这家公司的投诉不断,其污染物排放总量位居全区第三。这三家企业的废水均排向汾江河,每年排放量高达近400万吨。
源头治污
关闭企业还原“碧水蓝天”
从今年开始,清理城市中的“毛细血管”—内河涌,还原碧水蓝天成为环保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源头上治理内河涌污染问题,成为治理内河涌各种“疾病”的其中一剂“药方”。
一切内河涌环境整治的工作走在了前面。“在区环委会的框架下,我们整合了环保责任考核和水环境整治的相关内容,对水环境整治提出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要求,强化各责任部门的责任意识。”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而确定“涌长”明确责任,“一河一策”等河涌达标方案的敲定,使各镇街和区级“拧成一条绳”。
对于禅城三大污染企业的搬迁问题,历来是块难啃的“骨头”,如何促使企业的搬迁,腾出的地方如何利用等问题均需要周全考虑。
事实上,多年以来的制造业低端发展模式使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日渐困难,其能力已不足以支撑市中心的生产经营成本。禅城区承诺,若搬迁成功,将把这些企业的土地纳入三旧改造政策范围,给予政策帮助。
经历长达一个月的周旋和协调后,禅城区“名列前茅”的三大污染源终于承诺在明年内搬迁完毕。届时,汾江河每年将少喝近400万吨污水。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汾江河每年少“喝”污水4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