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资本催动医械产业集体升格 抢占医械高地成为产业主旋律

2011.9.20

  医疗器械在躁动的资本环境中继续追求提升。7日晚间,新华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实施配股,以2011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1.3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照10∶3的比例配售股份,共计可配股份数量不超过4031.82万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6.45亿元。记者留意到,此次配股的目的主要还是集中在投资数字一体化手术室项目、低温灭菌设备、新华医疗研发中心创新等高新技术项目领域。

  同一天,华润也宣布,为避免旗下资产同业竞争,其下属医疗器械业务将以万东医疗为唯一的专业化运营平台,三年之内要将上海医疗器械集团以协商确定的合理价格和合法方式注入万东医疗。

  种种迹象显示,抢占医械高地已成为国内医械产业的主旋律。或许正是因为市场对这种新苗头的看好和肯定,医械捕获的资本量近三个月排名持续飙升,上周排名第9,首次进入“今日投资”强势行业排行榜前十名。

  一枝独秀需求释能

  至截稿日为止,在162家医药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报中,有可比数据的公司及各子板块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医械行业增长可观,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2.62%,表现突出,利润增长相对平稳。

  那么,在大环境并不景气的情况下,医械何以一枝独秀?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原由。上海证券医药分析师赵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行业政策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风险首先是招投标,然后是药品降价。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只能去寻找不受价格调控影响的行业,而目前来看,医疗器械刚好是医药行业内所有子行业中受影响最小的。再加上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统筹比例的不断提高,患者对确切诊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验用药将逐渐减少,县级医院的改革等,使得各类诊疗设备的需求强劲。”

  “医疗器械需求向好且降价压力小。”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同。一位基金公司经理认为,医疗器械的招标政策较为宽松。我国仅对500万元以上的设备进行集中招标,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分为甲乙类,甲类卫生部统一招标、乙类进行省级招标。我国生产的医疗器械主要是500万元以下的设备,这些产品没有规定统一招标,降价压力较小。“根据医改的思路,政府通过发改委定价和集中招标来降低药价,药品面临较大的降价压力;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要通过各项物理诊断、化学诊断、影像诊断及各类治疗操作来实现,因此,从医改思路来看,医疗器械降价压力小。”该人士解释说。

  市场方面也证明了这样的逻辑。乐普医疗前不久得到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的青睐,二季度新进乐普医疗384.98万股,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公司则继续持有112.36万股。

  中国医保商会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医疗器械出口额为71.34亿美元,同比劲增57.34%,继续保持较大顺差。

  此外,从医械公司半年报可以看到,东软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8%;新华医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86.43%,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868.22万元,同比增长94.79%。

  抢食高端夯实低端

  然而,与其说当下中国医械市场走到了一片繁荣的处地,还不如说这是一种表象。在这背后,医械更深层次的思考冲淡了眼前的精彩,如何抢占医械领域的制高点摆在了企业的面前,投资者也擦亮了眼睛在寻觅。

  这是因为有一个隐形的现实在催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存在着量增利减的发展现实。更重要的是,从他们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结构中暴露出的我国医械研发创新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等短板已越来越明显。

  据了解,新华医疗今年上半年总体毛利率下滑,同比下降3.57个百分点。由于该公司近几年陆续开展了消毒供应室和数字化手术室工程业务,工程类业务需要较多的垫资,致使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不好。万东医疗也是感触颇深,其医用X射线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多年来公司的常规产品在中国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以上,但与同是华润的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X光机业务有同业竞争关系。

  “其实,无论是投资高新领域还是内部资源整合,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企业的自我升级。”有大型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说。

  东软集团高管在14日的“夏季达沃斯”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上也表示,虽然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不佳,主要是由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较大所致,但这部分投入志在未来。东软集团2011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23.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下降9.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下降14.10%。

  的确,这种前期的科研投入,正是企业提升以应对新竞争的自我救赎。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迅猛发展,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海外巨头来势汹汹地抢滩国内市场,争食先得强己成为国内企业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企业能够保证较高盈利的主要方式。比如说,从出口结构看,中低端产品依然占据绝大多数,彩色超声波诊断仪、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高端品种仅占7.49%。在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和合资企业占到了7家。

  对于如何补短,赵冰告诉记者,“剔除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从产品竞争力而言,提高医械技术含量是一个迫切的命题。”他认为,东软医疗、万东医疗、乐普医疗等资金实力较强的医疗器械企业近年来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已经开始改变中低端产品为主的状况,向高端市场迈进。“包括千山药机在内的中高端企业要加紧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新的创新;而像鱼跃医疗和新华医疗等中低端企业则要强化横向扩张能力,强势渠道和丰富产品的相互促进,构建中低端绝对竞争优势。”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