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不见灰霾

  空气污染指数“73”,质量状况“良”。昨天,合肥的空气质量字面上还过得去,但市民感觉并非如此。“看远处的建筑物像是隔层纱,灰蒙蒙的。”下午4点,市民孟先生站在天鹅湖附近的一高层建筑上看到的情景,让他对环保局公布的数据心生疑惑。

  孟先生不知道的是,在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江中路监测点,一台设备已经试运行了半年多,但监测结果至今未能与市民见面。“PM2.5是灰霾天气的元凶,主要产生于油煤有机物燃烧后的烟尘,合肥对该项目试监测就是为了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作参考。”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李菁说。

  记者查看合肥市环保局环境状况公报,2010年合肥市优良天数为310,合格率为84.9%,可吸入颗粒物年浓度均值与2009年相比增加0.004毫克/立方米。

  PM2.5浮出水面

  环保部在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之所以改变以往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是因为目前纳入空气污染指数的评价因子偏少,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空气污染评价要求,导致评价结果与某一时刻人们的感觉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