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委员建议按公益营利慈善三标准重新定位医院

2008.3.14

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高强多次强调,“医改的核心是要体现公益性。”据卫生部统计,中国公立医院床位数占全国病床总数的99%。公立医院无疑是实现公益性的极其重要的一环。

但是,面对全国600万医生和十几万医疗机构,单靠中国政府的财力是不够的。

公立医院如何在保证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公益性。为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大医院如何分流患者,社区医院如何吸引患者?这些是本专题欲探讨的问题。

本报讯 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医学博士王立东对“医改”提出建议:对医院按公益、营利、慈善三个标准重新定位,不同定位的医院,国家投入不同,服务的患者也分为三个层次。

财团给钱国家给政策办慈善医院

王立东认为,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投入过低,但“短时间靠国家单一投入改变目前医院的生存条件是不现实的。”他认为,应该拓宽医院的投资渠道,建议将医院重新定位,分成营利、公益、慈善三大类。慈善的医院可以由大企业、大财团、大富豪的捐赠来举办,国家对其进行政策引导,比如他们捐钱办医院国家可以对他们实行减税政策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他强调,慈善医院的患者要有条件限制,如根据收入水平等。符合条件的患者如果条件改善后,应该到别的医院。

对公益性医院,他认为应完全由国家投资,主要服务对象为中下层收入人群,营利性医院不以国家投资为主,服务对象主要为高收入阶层。

王立东还建议,公立医院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深化运营体制及人事制度改革,同时加大监督力度。

“公立医院强化公益性应先行试点”

尽管医改方案未能在今年“两会”上公布,但“医改”仍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各方建言的焦点之一是“公立医院改革”。在医改方案即将公布的背景下,许多公立医院已在摸索适合自身的出路。

在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在与国际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和医疗产业标准化管理公司合作,对自身的资产和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便为今后的改革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和实践样本。北京一家知名的心血管大医院吸引社会资本成立管理公司,再以公司投资加技术合作的形式,在各地建立同名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利用自身品牌和技术进行融资。

全国其他地方城市,也先后有“卖掉公立医院”、“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等等探索。

对此,一直关注医改的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表示,“强化大医院的公益性,在政策未到位,医药、医保体制未理顺之前,难度会很大”。他建议“政府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先做试点。”这些试点的主要任务是,政府探索建立100%的公益性医院。“这个公益性,并非指完全的政府投入,引入社会资本,也同样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向群众提供完全公益性的医疗服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