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河南省人民医院孔令非:显微镜里的绚烂人生

2010.10.22
    孔令非:每天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辨认病魔的真实面孔,做出关乎患者生死的准确判断,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孔令非,创造出20多年病理报告“零误诊”的奇迹,并不断引进新技术,使河南省的病理医学从单纯诊断向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发展,走在了全国病理专业的前列。

    1986年,孔令非大学毕业后,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永远站在幕后,成为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的一名医生。从此,显微镜下的方寸世界,便成了他识破人体组织病变后诡谲面孔的战场。

    准确是病理诊断的生命,每个诊断都关乎一个命运。为保证每份报告准确无误,孔令非对自己、对同志们的要求严格得几乎无情。

    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出现严重的血尿、排尿困难等症,临床症状很像是前列腺增生症。外科医生手术切下大大小小共100多块碎屑组织,病变的组织可能潜藏在任何一个细胞里。他带领全科同志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楞是把所有标本全部取材,制成62个蜡块,一点点切片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终于在一张碎小组织的切片中发现了“元凶”----早期高分化前列腺癌,为老人下一步的正确治疗提供了宝贵依据。

    虽然很少直接与患者接触,但孔令非把对患者、对生命的热爱,都倾洒在每一张病理切片上。

    42岁的赵女士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四处求医,疲于奔波,鼻咽镜检查、胃镜检查、CT……几乎所有检查都做过了,仍没有找到病因。她慕名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孔令非在对取下的淋巴结组织做病理分析后,认为淋巴结肿大是由于转移癌引起。 原发癌灶在哪儿呢?他苦苦追击,一点一点分析线索,一个切片一个切片地观察,终于发现,肿瘤的原发灶位于肺部,为患者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当孔令飞揉着熬得腥红的眼睛,把病理报告交给外科医生时,内心并没有轻松。“在肺部的原发灶非常微小,没想到早期的癌就发生了转移。”孔令非对同志们说,“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失去活性的组织,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未来,我们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每天要发出数十份对疾病的“判决书”,工作中的孔令非总是不苟言笑,表情严肃,那是一种无形流露的审慎态度。实际上,他却有着一副温暖许多患者的古道热肠。成名后,从全省各地来找他看片子会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他常常在显微镜前一坐几个小时站不起来,却从不问尊卑贵贱、老幼妍媸,认真观看每一张病理片,时常为了素不相识的患者加班到深夜。有的患者悄悄送来红包表达感激之情,都在孔令非面前吃了闭门羹。

    显微镜下是一个小天地,孔令非却在这里书写了绚丽的大成就。作为医院病理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的主委,他带领河南的病理医学专业不断引进新技术,使河南省的病理技术由单纯病理诊断向肿瘤的转移潜能、肿瘤化疗敏感性检测、肿瘤靶向治疗敏感性检测、肿瘤分子生物学改变及肿瘤的生物治疗等方面扩展,不仅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还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靠帮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