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Early Edition)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副研究员与南非以及美国学者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通过对距今大约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的研究,吴秀杰等人确认马坝人头骨表面的痕迹是局部受到钝性外力冲击造成损伤愈合后形成的,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暴力行为所致。同时,这项研究提供了东亚地区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受到暴力损伤后长时间存活的证据。

  古人类化石表面的各种痕迹记载着当时人类的生存和埋藏环境、健康状况和生存适应活动等重要信息。尤其是保存在化石上创伤痕迹的部位和表现特点可以提供古人类之间可能的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愈合和生存能力的重要信息。

  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年代测定显示马坝人生活在大约13万年前,在分类上被归入早期智人,或古老型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自发现以来,马坝人化石在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坝人头骨所呈现的一些特征,如鼻骨和眼眶形状曾被认为是继承了东亚更新世中期人类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反映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证据。马坝化石发现后,曾经有学者注意到其右侧额骨表面有一个凹陷的痕迹,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