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质谱分析专场

2013.4.07

  2013年4月1~2日,由北京食品学会以及北京食品协会主办,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此外本届大会有60多家厂商参展,纷纷展示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跟踪报道了此次盛会。

96559_201304071355501.jpg

食品安全—质谱分析技术分会场

  本次大会的的下午同期举办了7个专场报告会,分别是食品安全-色谱分析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质谱分析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样品前处理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监控和追溯技术专场报告会、食品安全-新产品与新技术专场报告会。以下是食品安全—质谱分析技术分会场会议详细报道。

96559_201304071351483.jpg

分析测试百科网总经理  卞利萍女士

  会议全程由分析测试百科网总经理卞利萍女士主持,首先卞经理讲到食品安全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而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当然质谱技术检测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96559_201304071351486.jpg

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 张朝晖博士

  随后邀请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张朝晖博士为我们带来了《食品安全控制目标型向非目标型的转变:高分辨质谱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首先张博士介绍了完成从目标性检测模式向非目标型检测模式的三个转变,样品前处理的转变:从针对某个或某类化合物的单一型前处理方法向通用型的前处理方法发展,检测技术的转变:从低分辨率低通量向高通量高分辨的分析方法发展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变:由人工处理向智能化数据处理转变。

  随后张博士对QuEchERS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QuEchERS方法是2003年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开发的一种针对农药多残留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目前已有超过200种农药可用此法分析由于不需要传统的前处理、过固相萃取柱等净化步骤,所以具有省时经济适用面广等优点。QuEchERS方法不仅用于水果蔬菜的农残检测同时也能用于动物组织样品中部分兽药残留的提取,随后张博士对QuEchERS方法在兽药残留中的应用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说明,张博士又介绍了双谱库创新点和优势即经济高效、准确通用,双谱库在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应用于实际样品筛查、假阳性结果验证以及未知物鉴定。

  最后张博士简单介绍了一下非目标型检测方法的好处:能够对规定检测范围外的有害物进行有效筛查以及经过传统方法验证,双谱库技术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

96559_201304071351481.jpg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陈希曙先生

  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陈希曙先生为大家带来了《红酒中的过敏原的质谱分析》的报告,首先陈先生表示质谱检测已经成为趋势,并将传统的ELISA、PCR与高通量质谱检测进行了比较,表示高通量质谱检测具有一次分析多个成份检测、准确灵敏可靠快速,具有多种质谱技术(串联四极杆、离子阱、高分辨)以及标准品难获得的优势。随后以葡萄酒主要过敏原-牛奶酪蛋白为例详细讲解了高通量质谱检测的优势。

  最后陈先生对于红酒中过敏原快速样品前处理与质谱分析进行了讲解,首先说明了红酒基质检测的复杂性,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相比,红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单宁,对过敏原分析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常规的丙酮沉淀法对蛋白损失太大,造成回收率低,但是,单宁与蛋白质结合性强,容易形成复合体,单宁还是有效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蛋白酶的活性,所以这就造成了红酒中过敏原分析的难度。但是创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法就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因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单宁结合能力强于蛋白,形成竞争性结合,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后蛋白恢复游离状态、蛋白酶活性恢复。这个创新的前处理流程,从原始样本到LC-MS上样,总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大大减少了前处理的时间。最后对于此次分析的回收率陈先生讲到,此次葡萄酒蛋白提取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回收率,克服了红酒中单宁的影响和传统方法的高损失,并且方法稳定、重现性好,无明显基质效应。并表示整个前处理具有高回收率与快速的两大特征。

96559_201304071351487.jpg

AB SCIEX公司质谱技术专家  赵贵平先生

  来自AB SCIEX公司质谱技术专家赵贵平先生带来了《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的报告,赵先生介绍了AB SCIEX公司推出的6500系列质谱仪,AB SCIEX Triple Quad™ 6500 和 QTRAP® 6500系统是新一代质谱仪,与目前市场上非常畅销的高性能三重四极杆系统相比,其灵敏度提高了10倍。

  AB SCIEX 6500系列采用新的IonDrive™技术,能够离子化、传输以及检测更多的离子,实现了无可匹敌的灵敏度。AB SCIEX将新的IonDrive Turbo V离子源,新型的IonDrive™ QJet 导入技术以及性能提高20倍的IonDrive™ HED检测器应用于6500系列,显著提高了离子化和离子传输效率。AB SCIEX具备世界一流的研发实验室,对IonDrive™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IP),将质谱灵敏度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且不牺牲质量范围。

  AB SCIEX 6500系列适用于很多领域,包括药物发现和开发,多肽定量以及生物标志物确证,临床分析等。6500平台兼容SelexION™技术,SelexION™是新型的离子淌度差分质谱技术,使定量和定性分析具有更多一维的选择。

96559_201304071351484.jpg

布鲁克公司资深应用工程师 胡楠博士

  来自布鲁克公司资深应用工程师胡楠博士带来了《全面满足定性定量需求-Bruker液质联用农药残留分析方案》胡博士首先介绍了专为定量应用而设计的LC-QqQ液质分析方案- EVOQ系列的设计理念就是满足快速且可靠的定量检测需求,并提供从样品管理到检测报告的全自动工作流程。EVOQ系列的主要设计特点就是高灵敏度:真空隔层加热电喷雾离子源(VIP-HESI),自动排空、锥孔接口、交错四极杆设计双重离子漏斗、180°碰撞池、高稳定性:交错四极杆设计双重离子漏斗、无透镜离子传输系统。随后介绍了Pacer数据处理软件具有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报告,智能检错的功能。

  最后胡博士又介绍了布鲁克利用LC-(Q)TOF在食品与药品质量控制与系统研究方案,LC-(Q)TOF不仅应用于常规分析,还可应用于未知物剖析,以及差异性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等扩展研究方面。与LC-QQQ相比,ESI-(Q)TOF 具有“能够推测未知物;不受通道数限制,方法开发简单;全数据记录,便于风险评估;具有高分辨峰型图,适用于质量相近的化合物分析”等优点。布鲁克公司的 LC-(Q)TOF农残检测方案基于全灵敏度高分辨数据,结合专业的分析软件和数据库,可以实现已知物/未知物定性(半)定量分析。

96559_201304071351485.jpg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马忠强先生

  来自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忠强先生带来了《移动式气质联用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马经理介绍了由美国Griffin公司推出的移动式气质联用系统Griffin 460,其专门为现场应用设计,能够对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化学物质提供实验室级别的化学分析,并可以24小时全天候对大气进行连续监测。

  马经理指出:“丰富的进样附件使得Griffin 460可移动气质联用系统可以对液体、固体和气体样品进行直接分析。单独系统可以接受进样针直接进样或者固相微萃取(SPME)进样。气体样品可以通过气体采样管直接采样分析或者采用手持式X-Sorber大气采样器采集样品然后进行热脱附分析,水样则可通过Griffin 460吹扫捕集附件进行分析。独特的PSI进样技术,可以实现固体、液体、气体样品无需前处理的直接进样分析。特有的双吸附管设计使得Griffin 460可移动气质联用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的空气质量连续监测,对室内或者室外空气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出现进行迅速跟踪。

  Griffin 460可移动气质联用系统采用内部独立减震技术对珍格格系统进行保护,由于所有的减震系统都在系统内部,所以整机可以方便快速的在固定实验室、移动实验室、现场应急实验室、移动检测车之间进行移动。

  Griffin 460可移动气质联用系统拆装简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维修保养难度、减少维护时间耗费,从而保证最大的有效开机时间。”

96559_201304071351482.jpg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逯海博士

  来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逯海博士为大家带来了《同位素分析技术在食品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的报告,逯博士首先指出造假问题比公众关注的安全事件严重的多,又介绍了食品真伪鉴别技术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生物体内同位素组成受气候、环境、生物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馏,从而使不同来源的物质中同位素丰度存在差异。生物体中同位素组成是物质的自然属性,可作为物质的一种“自然指纹”,区分不同来源的物质。随后逯博士分别对食品中碳、氮、氢、氧、以及锶、镁、硼的同位素的基本原理以及分析技术分别作了介绍,随后逯博士又对食品真伪鉴别的鉴别模型做了介绍,鉴别模型采用高准确度、确证技术,筛选与确证建模代表性样品,用于研究关键定性特征、特定组分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多样性基本标准物质、实验研究不同技术手段获得的建模源信息、建立基于化学、物理、化学计量学的信息标准化模型、研究信息识别与参数窗口设置技术、建立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数据处理计算法的判别模型,并进行应用。

  最后逯博士对于同位素的分析进行了展望希望开发出新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包括样品分离技术)、化合物水平的同位素分析、标准物质研制、建立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数据处理算法的判别模型、扩展应用范围希望同位素的分析能够更多的应用于其他方面。

  会议的最后各位专家老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欲了解更多,请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专题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