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当代生物学》:基因决定蠕虫性取向

2007.10.27
美国研究人员10月25日宣布,改变雌性蠕虫脑部的一个基因可以使它的性取向发生变化,开始对同性蠕虫产生兴趣。
 
犹他大学脑科学研究所主任约根森(Erik Jorgensen)说,这项发现为性取向与大脑生理结构有关的观念提供了支持。
 
“它们看起来像雌性,但行为和想法都像雄性,”犹他大学研究人员Jamie White在声明中说。他所在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约根森实验室的研究员们在雌性蠕虫脑部“开启”了一种可使身体构造向雄性发展的基因。结果,雌性蠕虫还是拥有雌性的身体结构,但行为却像是雄性了。
 
“这说明性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是雄性或雌性特有的神经细胞决定的,”约根森在电话采访中说。
 
但约根森说,这项研究似乎并不能解决人类性取向的起源问题。“人的大脑要比蠕虫的大脑复杂得多,”他说。
 
许多科学家认为,基因、荷尔蒙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人的性取向,但上述假设并未得到证实。
 
用作研究的蠕虫是线虫,身长只有一毫米,生活在灰尘之中,以吞噬细菌为生。线虫没有眼睛,只依靠嗅觉行动和繁殖。
 
线虫中的雄性很少,500只中才有一只。所以,大多数雌性线虫都有双性特征,即同时拥有雄性和雌性两套性器官。这样,雌性线虫就有能力在不借助雄性的条件下繁衍後代。
 
“大部分意义上说,它们属于雌性,”约根森说。“很难把它们定义为双性,但它们确实也能制造少量精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