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首个地方性碳交易市场将在广东率先开展

2011.9.21

  本月20日,“广东省碳排放交易机制设计及高碳行业优先探索”项目在广州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研究提出适合广东省本地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可行方案,并选择广东省两个典型行业提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工作思路。

  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低碳经济无疑将成为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要助推器。

  去年8月,国家正式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启动首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当年11月2日,广东召开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启动大会,同时编制完成《广东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东低碳经济建设进入加速跑阶段。

  不过,对于传统产业较多的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来说,目前广东发展低碳经济仍存在不少困难点。专家指出,目前广东存在的一大困难是包袱太重,产业以制造业为主,而且制造环节大部分都是加工贸易型的,能耗比较高,怎么把这个沉重的历史包袱顺利转化是一个大难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广东经济由轻型制造向重化制造转型,未来在这个过程中,这种结构的变化也是一种压力。

  “广东是经济大省,既有传统工业,又有新兴产业,本省内部又面临着产业转移、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表明广东既有碳交易的需求,而且有碳交易发展的条件。”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赵黛青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赵黛青表示,“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对广东来说压力很大,因为广东省本身单位能耗已经很低,要在此基础上做得更低并不容易。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广东希望通过建立一些市场的机制,来为节能减排多提供一些举措和渠道。

  广州也在积极探索建立碳交易机制。该市去年底颁布实施的《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2011~2015年)》就提出建立国内有影响的碳交易市场,率先形成较完善的碳市场服务体系的目标。比如,积极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试点开展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为主的排污权交易,研究碳减排交易机制;探索发展碳金融,支持开展碳交易业务;积极推进林权交易,开展补偿机制试点研究,研究设立碳中和基金等。

  “通过碳交易机制,有些地方节能成本低,节能潜力大,那它就可以走前一步,多走一步,通过这个机制分享到合适的回报,但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的话,他们就可做可不做,缺乏动力。”赵黛青说,目前广东对碳交易这一块很重视,希望把碳交易和完成节能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这不是只用来做做样子,因为这跟我们解决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争取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紧密关联。”

  赵黛青透露,广东作为目前国家建立省内碳交易机制的试点省份,步伐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广东将争取建立国内首个地方性碳交易市场,明年率先在建材和电力两个重点行业里试运作,到2013年,整个碳交易机制开始试运行。

  她指出,碳交易机制里面包括很多元素,非常复杂,涉及到怎么交易、检测、认证等,就像做CDM项目一样,包括很多单元和元素,所以先选择从一些重点行业来做试点,而建材和电力这两个行业碳排放量比较高,试点也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就拿这两个行业来设计,比如排放权怎么分配、拿什么来交易等。这里面牵涉的利益相关方很多,怎么梳理好这些关系,构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能够建立起来的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在碳减排方面还没有形成总量控制,减排指标体系也还没建立;同时因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企业在减排方面也缺乏制度性的硬约束。而这将制约减排市场交易机制的形成。

  赵黛青说:“我们只是研究这样一个机制,至于建立这样一个机制,则是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来做,要把这个平台建立起来,要具备公信力,并对其发展负责任,所以要在政府的指导引导下组建,但最后执行起来还是要依靠市场。”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