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012.7.11
banquan24.jpeg

  7月9日,酝酿已久的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终于正式公布。

  在正式公布一天之后,7月10日,工信部在北京组织召开宣贯会,各省市经信部门、全国各大车企代表、电网企业、高校等40多家企业单位参加,围绕《规划》内容做出深入解读。

  纯电驱动为战略目标

  《规划》明确指出,我国汽车界在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必须以纯电驱动为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近年来,发展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我国实现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

  但是,由于在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的路径选择上,存在广泛的争议,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实,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已经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但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燃料经济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节能型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偏低。

  2015年新能源车力争达到50万辆

  《规划》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电动汽车目前虽然在国内一些试点城市投入使用,但仅仅限于公共交通,销量有限,私人购买的数量更少。

  对于《规划》提出的目标,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条件下,很难完成。

  电动汽车对于汽车技术的要求更高,《规划》也明确指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环节,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渠道加大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电动汽车的技术,关键在于充电电池。因此《规划》明确,要重点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加快研制动力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及其生产、控制与检测等装备,开发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与电池组合系统,推进动力电池及相关零配件、组合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根据《规划》要求,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次或10年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元/千瓦以下。

  《规则》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将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

  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等相关配套设施。完善的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国充电设施发展滞后,标准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

  《规划》指出,必须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支持各类适用技术发展,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在产业发展初期,重点在试点城市建设充电设施。试点城市应按集约化利用土地、标准化施工建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则,将充电设施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城市建设相关行业规划,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选址分布,适度超前建设,积极试行个人和公共停车位分散慢充等充电技术模式。

  技术标准的制定也迫在眉睫。《规划》要求加快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开发充电设施接网、监控、计量、计费设备和技术,开展车网融合技术研究和应用,探索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储能单元与电网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的机制。

  此外,《规划》提出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等五大任务,并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撑、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等六大保障措施。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