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自然子刊棕览

2013.1.24

  《自然—免疫学》

  白细胞介素-1信号旁路激活对活体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最新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信号的旁路激活对于诱导活体病毒感染中的T细胞应答是充分且必要的,本周的《自然—免疫学》刊登了这一研究结论。这项发现意味着白细胞介素-1具有成为疫苗佐剂的潜力。

  要实现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就需要通过树突细胞这种专门的抗原呈现细胞达到对与病原体有关的分子模式的识别。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诱导树突细胞激活,光有炎症细胞因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特定受体内的树突细胞固有信号,该信号能够识别病原体特定标志,是诱发T细胞应答以对抗病毒所必需的。Akiko Iwasaki等人发现,在活体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树突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的信号对促进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扩张而言,是充分而必要的。他们认为,由于树突细胞可能被病毒杀死或破坏,这种旁路激活可能在生理活体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遗传学》

  一半以上孤立性纤维肿瘤存在基因融合现象

  据本周《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报告称,至少一半以上的孤立性纤维肿瘤(SFT)中存在两种特殊基因的融合现象。SFT属于一类罕见肿瘤,多发于胸膜处,也可发现于任何软组织中。

  Arul Chinnaiyan等人对一位复发肿瘤患者体内的SFT进行外显子测序并检测到NAB2基因和STAT6基因发生融合。他们进一步分析51种SFT后发现,所有的肿瘤中都存在NAB2和STAT6的融合。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融合导致细胞增殖现象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表明这种融合是SFT发育所必需的。

  而由Matthew Meyerson等人开展的另一项研究则对17种SFT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在53个被检测的肿瘤中,有55%也就是29个肿瘤内存在NAB2和STAT6的融合。

  《自然—气候变化》

  不同气体排放政策具有较大影响差异

  本周的《自然—气候变化》刊登的一份报告针对因气体排放政策而可能避免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作出了全球范围内多地区的区域性评估。

  很少有人对因为气候政策而可以避免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开展评估。先前的那些研究仅仅是针对一小部分气候模型和方案而言,因此它们很难提供与政策相关的证据来验证各种针对气候变化而制定的气体排放政策的效果及其目标。Nigel Arnell等人评估了一套横跨多地区的气候缓解政策所带来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影响。其中,一种政策是在2030年后实现每年减少排放5%,而另外一种则是从2016年起每年减少2%的排放,他们发现这两种政策均可使得2100年的地球气温达到类似水平,但前者对气候变化的效果要小一些。这表明排放的峰值达到时间和程度比排放减少速率更能影响2010年的气候变化情况,也就是说,较早地达到一个较低的排放峰值可以避免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同时也认为,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可避免程度也有较大的变化。比如,一种在2016年达到排放峰值并在此后以每年5%速率减少的排放政策,能够将气候变化给沿海地区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58%到66%,而对于气候变化给作物适应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则只能降低30%到40%。

  他们推断到2030年,气候政策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缓解程度可忽略不计,到2050年,这种缓解程度在全球范围来说仍比较小,而到2100年,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则完全可以避免了。这项结论表明,排放政策可以将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推迟数十年,而如果没有排放政策,到2050年,这种影响便会产生。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