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Science发现肠道免疫耐受关键因子

2014.3.17

  来自西奈山Icahn 医学院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在一项小鼠研究中证实,GM-CSF蛋白在维持肠道免疫耐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蛋白发生缺陷会增加炎性肠病(IBD)的易感性。炎性肠病是一种因对细菌和食物抗原产生异常失调的免疫反应,导致的以慢性肠道炎症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在发表于3月13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新研究论文中该研究小组写到,这一研究发现增进了我们对于共生微生物调控肠道免疫机制的理解,为鉴别出新的药物靶点铺平了道路。

  “这些结果与临床炎性肠病高度相关, GM-SCF功能受损现在是炎性肠病研中心的一个最佳预测因子,”论文的资深作者、西奈山Icahn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和免疫研究所、肿瘤科学系教授Miriam Merad博士说。

  GM-CSF是一种细胞因子,其能够促进一群肠道定居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尽管GMCSF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它在炎症中的作用,Merad博士实验室发现在正常肠道中是由叫做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cyte cells,ILCs)的特化细胞响应微生物群信号而生成GM-CSF。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发现微生物群诱导的GM-CSF是赋予肠道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调控功能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功能对于抵御肠道炎症至关重要。删除小鼠体内的GM-CSF基因会导致肠道组织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调控功能降低及受损,无法诱导耐受食物抗原,提高了小鼠对于炎性肠病的易感性。

  Merad博士说:“这些结果是我们在了解共生微生物调控宿主肠道免疫反应机制上取得的一个重大的进展,表明了鉴别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沿着这一GM-CSF轴的下游靶点,可以帮助合理设计出一些新的策略来治疗GM-CSF功能缺陷的炎性肠病患者。”

  Merad和Mortha博士现正在设计一种多尺度方法,利用分离自GM-CSF缺陷小鼠、并暴露于重组GMCSF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来鉴别 GM-CSF下游靶点。他们将与西奈山Icahn医学院Judy H. Cho博士合作验证一些新靶点的调控功能。他们将对分离自GM-CSF功能缺陷炎性肠病患者的人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展开分析。“这一方法代表我们朝着个体化治疗炎性肠病患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Colombel博士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