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2中国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大会主席简介(二)

2012.1.12

  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综合交叉了过程工程、分析化学、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仪器科学、信息科学、应用数学等学科内容,实现了将化学、物理和生物性 质等多变量作为直接参量参与过程自动化生产控制的优化技术,对工业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在化 学工业、石油及石化、能源、冶金、建材、核能、生物技术、医药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等工业中将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会主席:

  金国藩(清华大学)、孙优贤(浙江大学)、陆婉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金国藩

  Guofan Jin graduated from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in 1950. He worked as an assistant,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full professor in Tsinghua University till now. From 1985-1990 he served as the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in 1995-1999 as the Dean of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Tsinghua University. From 1991-1995 he was elected to be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in 1994 he was elected as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e is also very active in social activity, such as, he is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Instrument Society,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Com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he Honorary President of Beijing Optical Society, the Board Membe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was the 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Optical Society. In 1999 he was electe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Asian Pacific Federation of Instrument and Control Societies. His current interests in research are optical computing, binary optics, and optical data storage. He has published three books , < Binary Optics> and < Measurements of Laser Techniques>, and more than two hundred papers on different journals. He has been awarded by many National Awar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 2000, he has been awarded the Award of Chinese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e is a Fellow of OSA and SPIE.

  And, now is vice-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

  个人经历

  1929年1月生于辽宁沈阳,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机械系,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清华大学机械系工作,54年提升为讲师,担任机械制造与刀具实验室主任,60年提升为副教授,先后担任精密仪器与光学仪器教研室主任并讲授"现代光学信息处理"。83年晋升为教授。于1978年10月--1979年3月--1987.4--1987.10先后赴德国Erlangen大学和美国Herriot-watt大学任客座教授,合作开展了计算全息与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并讲授有关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名光学工程博士。自1992年起前后在英国伦敦King's college,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美国Portland州立大学等院校讲授二元光学,光学传感技术与仪器等课程,由于在计算全息,二元光学,光学仪器等方面的成就,分别于1990年,1991年和1997年当选为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中美光电子学会资深会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当选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

  任职情况

  1995年——1990年 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主任1990年——1995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1998年 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委科学与技术部副主任、亚太地区仪器与控制学会主席、中国工程院电子仪器学部副主任,现任世界光学学会副主席。

  科技成就

  金国藩教授自六十年代起开始从事光学仪器及应用光学的研究。侧重于精密测试技术与光学信息处理。先后主持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尤其在光栅测量机、光盘技术、激光陀螺、计算全息、双折射双频激光器、新型印刷网屏,舌诊自动识别系统,光计算及二元光学等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共40余名,发表论文300余篇,专著3本,译著2本。

  60年代初,他主持并参加的国防工业重点项目  ---劈锥三座标光栅测量机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大型精密光栅测量仪器,提供给441厂和218厂使用,使测量效率提高数十倍,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打破国际封锁为我国国防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测试设备,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70年代,他主持开展了现代光学及其应用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课题研究,在计算全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出版了国内迄今唯一的《计算机制全息图》专著,开创性地将计算全息用于制作凹面全息光栅及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光学处理等方面。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以来,他率先开展了光信息处理及微光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1)采用掺铁铌酸锂晶体及角度复用技术在国内首先实现了在单点位置上存储并恢复了1000幅数字图象。为了承接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超高密使超快速光信息存储与处理的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2)光学子波变换及其在图象的纹理分割,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方向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培养的博士生获第一届全国百名优秀论文奖;

  (3)在光计算"光子二维并行处理系统"的研究中采用数学形态学原理及子波特征提取实现了快速目标识别。专家鉴定认为,对我国光学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成果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别是在用光学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了人脸识别方面属国际首创。

  (4)提出了应用双折射原理实现频率分裂的新技术,研制出构思新颖的双频激光器。获得国内及美国专利各一项,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5)基于衍射光学理论,创立了多种二元光学器件的物理模型及优化算法,为光互连、光通信、惯性约束核聚变及精密测量等领域设计研制了实现光束变换与校正、分束与合束、准直与长焦深等特殊功能的十余种器件,其中有些器件已提供国内外十余个单位使用。出版了国内唯一的《二元光学》专著。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6)与李景镇等人合著的《激光测量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二等奖。

  专著:

  1. 二元光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年2月

  2. 激光测量学 科学出版社 1998年8月

  3. 计算机制全息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4年10月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