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医学科学,其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药性归经等,其实践包括草药、针灸、食疗和推拿等,可追溯至石器时代。阴阳五行和经络理论,以及《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临床精髓。《黄帝内经》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治未病”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普遍。中医药学是值得探索和完善的宝贵财富,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今时代,在“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中医药政策的鼓舞下,近年来中医药学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主编、编委和作者们的大力支持下,Frontiers of Medicine
2011年第二期将发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前沿的多篇综述、研究论文和治疗案例报道,内容全面,探索深入:介绍新世纪的中医药学发展趋势;诠释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特点及其研究方向;比较中西医的差别,探讨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论述中医药学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循证中医临床路径的方法和应用;探讨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介绍中医药学特色鲜明的理论特征和诊疗模式及其对统计学提出的诸多新的方法学挑战。本期内容还将涉及:脉络学说的理论构建;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中药质量标准;道地药材的普遍性状、质量特点和形成机制;中药与HIV感染/艾滋病治疗究;中医药防治肿瘤;针刺技术用于阿片类药物成瘾治疗;西方针灸研究进展;针灸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针刺不同穴位对内脏感觉-运动的调控机制和规律;癫痫宁临床疗效再评价;中医药知识保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