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

  自治区农牧厅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我区不可能加工“皮革奶”,因为我区奶业起步晚,规模小,产业链短,奶牛养殖场(户)的生鲜牛奶在满足自身消费外,有的直接销售给乳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有的自行加工。到目前为止,我区还没有奶粉加工厂。上规模的生鲜奶加工企业在全区也只有3家,而且主要是做酸奶、酥油等,其余生鲜奶加工多为小型作坊。一家小型作坊的工作人员说:“西藏的老百姓根本不懂‘皮革奶’,更谈不上掌握这些技术,而且他们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所以如果内地的奶粉真有问题,西藏的生鲜牛奶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据介绍,早在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后,自治区农牧厅专门下发了《西藏生鲜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生鲜奶整顿工作。“我国目前乳品管理实行的是5个部门分段监管,各管一段,区农牧厅分管刚挤出的鲜奶进入加工前这个阶段的质量,这阶段的质量检测由自治区质监局监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过一例质量问题。”

  业内人士介绍说:“从‘三聚氰胺奶粉’到如今的‘皮革奶’,说明我国的奶业管理机制出了问题,一包奶粉的质量要由5个单位来分段管理,如果将这5个单位归为一个部门,管理职责明确,一旦出现问题,立即追责,应该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奶粉风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