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依据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依据
关键词:有证标准物质  环境化学分析  标准品进口  药检所对照品
    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而从粪便中排泄,引起营养物质缺乏的临床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主要病因有:肝、胆、胰疾病导致的胆盐及胰消化酶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消化道pH改变及小肠疾病或肠系膜疾病等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和消化功能的疾病;全身性疾病及部分免疫性缺陷所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全,如麦胶性肠病和热带口炎性腹泻等。
   (1)腹泻及其他胃肠道症状:腹泻为主要症状,每天排便3~4次或更多,粪量多不成形,色淡,有油脂样光泽或泡沫,有恶臭,也可为水样泻。少数轻症或不典型病例可无腹泻,伴有腹鸣、腹胀、腹部不适,但很少有腹痛。部分患者可有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
  (2)营养缺乏症状:腹泻发生后由于蛋白质丢失及热能供应不足,患者逐渐感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可出现贫血、下肢水肿、低蛋白血症。
  (3)维生素及电解质缺乏症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维生素缺乏或电解质不足的症状。如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障碍可有骨痛、手足搐搦,甚至病理性骨折;维生素B族吸收不良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周围神经炎等;维生素B12、叶酸及铁吸收不良可引起贫血;钾离子补充不足可加重无力软弱、生理少尿、夜尿等。
(4)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除上述吸收不良表现外还具有原发病表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吸收不良综合征——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