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4质谱沙龙年末巨献 再掀质谱临床应用热潮

2014.12.30

  2014年12月28日,“北京市继续教育-质谱沙龙2014报告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举行。本次质谱沙龙活动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AB SCIEX公司主办,北京艾米诺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分析测试百科网、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沙龙旨在开拓质谱在医院应用研究的新视野,促进质谱仪在相关医药科研工作的应用,吸引了质谱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近100余人参加。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畅所欲言,受益匪浅。

128328_201412301548551.jpg

  质谱沙龙2014年报告交流会现场

128328_201412301549211.jpg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刘丽宏主任

  沙龙伊始,来自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刘丽宏主任上台致辞。刘主任提到,质谱沙龙从2007年开始,在主办方的坚持和与会同仁的支持下,已经走进了第八个年头。在这八年里,质谱沙龙由小到大不断地成长,并得到了大家亲切的爱护。质谱沙龙一直秉承着自由交流、技术共享、促进合作的宗旨,推动质谱在临床医学上的发展。虽然质谱技术是一个存在许久的老技术,但是它比起现在新兴的技术,更加朴实厚重,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热爱,在这个平台上也得到了许多新应用,它承载着学者们的思想和行内人士追求事业的梦想,帮助我们解决了疾病的诊断和医疗等诸多问题。最后,刘主任提到,这次的沙龙与之前有所不同,会议请到了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并且设置了专家论坛和青年论坛两个主题,促进了年轻人的交流。

  在上午的专家论坛上,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的再帕尔•阿不力孜研究员,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余琛主任药师,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顾景凯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纪建国教授分别作出报告。

128328_201412301549321.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 再帕尔•阿不力孜研究员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的再帕尔•阿不力孜研究员为大家带来题目为《代谢组学及质谱分子成像新方法与应用进展》的报告。质谱技术是提供物质结构信息的最重要科学仪器之一,离子化技术是质谱仪的关键及核心技术,报告中构建了基于RRLC-MS/MS技术的代谢组学高通量分析方法及技术平台,通过大量药物临床试验得到了诸多成果。一,建立了组合式离子化方式的LC-MS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最大程度地克服例了不同极性代谢物的离子化效率差异及离子歧视现象,可以获得全面、完整的代谢物信息。二,建立了整体轮廓与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及定量代谢轮廓分析方法。三,构建了组外验证模型,并将相关性网络分析、代谢物的动态行为分析、ROC分析整合到代谢组学中,建立整合式数据处理方法;并推导出疾病发生紊乱的代谢途径。四,发现一批与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诊断或疗效评价密切相关的重要潜在小分子标志物。随后,阿不力孜研究员又介绍了基于AFAI-MSI的成像(药物)代谢组学分析新方法,并对AFAI-MSI技术及其成像代谢组学方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AFAI-MSI技术可获得全面的药物及其代谢物的体内分布、吸收等信息,可以用于直接发现候选药物的靶器官、预测抗癌药物的可能瘤谱。成像代谢组学方法可对药物的药理活性及潜在毒性进行直观、重要的预测以及提示药物作用机理,有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原位筛查和可视化表征。

128328_201412301549551.jpg

  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 余琛主任药师

  来自上海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余琛主任药师为大家带来题目为《质谱临床应用的实践和探索》的报告。LC-MS/MS是国际公认的生物样本分析(血药浓度测定)标准技术,是目前开展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LC-MS/MS在国内的临床检验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余主任的团队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在治疗药物的监测方面,能够检测11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建立了人血清中的31中精神类药物检测方法。建立了地高辛、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茶碱的TDM方法,从2008年起连续6年参加并成功通过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全国治疗药物监测EQA。在临床生物分析中,开发和验证了128中药物的生物分析方法,为国内多个I期临床研究项目提供生物分析服务,开展了11个国家创新药物的I期临床研究并已有二个项目通过了WHO的GLP检查并获公告。在临床检验研究和常规应用中,在同型半胱氨酸,1,5-脱水葡萄糖醇,25(OH)D2和25(OH)D3,睾酮,肌氨酸、肌酐等都取得了成果。最后,余主任对LC-MS/MS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应该继续开拓LC-MS/MS在临床特色检验方面的应用,缩短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转化过程,尽快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国际标准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积极探讨合作参与临床检验参考方法研究,为我国临检标准化做出贡献。

128328_201412301550181.jpg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顾景凯教授

  来自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顾景凯教授为大家带来《面向转化医学的DMPK研究策略与展望》的报告。转化医学与药代动力学是连接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的桥梁,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多个内容,例如代谢组,蛋白质组,药用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等,顾教授首先对质谱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作出报告。在小分子药物方面,研究团队通过2D-LC-MS/MS建立了对前列腺素和紫杉醇亚细胞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在蛋白肽类药物方面,团队利用LC-Triple TOF/MS完成了胸腺肽和重组胸腺肽在人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内源性小分子的生物分布方面,团队利用MALDI成像分析不同分子量的药物和内源性物质,并利用蛋白质组学完成在药物靶点发现的应用。PEG化药物方面,团队利用LC-Triple TOF/MS对PEG5000和6000完成了定量工作。最后,顾教授提到,纳米制剂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口,但目前多数化疗药静脉注射后,只有不到1%剂量能够到达肿瘤部位,导致化疗副作用大、疗效低,而纳米制剂通过EPR等纳米尺度效应,能使1%-5%的纳米制剂蓄积于肿瘤组织中,实现减毒增效目标。因此纳米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由于“药代行为差”,纳米制剂失败率较高,所以纳米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同样意味着质谱在转化医学的研究上还将大有可为。

128328_201412301550361.jpg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纪建国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纪建国教授为大家带来《蛋白质磷酸化修饰位点的质谱鉴定》的报告。目前,与生命活动相关的蛋白组学问题日益被关注,例如与功能相关的变化蛋白质有哪些,修饰位点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组蛋白密码等等。纪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磷酸化修饰,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磷酸化修饰等相关内容,提出如何实现磷酸化修饰位点的大规模鉴定与功能分析是最关键的科学问题。随后,纪教授介绍了科研团队目前的相关工作,在磷酸化多肽的富集方面,团队利用了化学与生化方法,采用CATSET策略鉴定磷酸化位点,提高了多磷酸化肽鉴定3倍,增加磷酸化肽鉴定率20%,并利用正电荷衍生简化和简单的MS/MS谱建立了多太高可信度从头测序方法。最后,纪教授表示,功能调控网络的PTM串扰机制也正在研究当中。

  在下午的青年论坛上,来自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张颖研究员,北大人民医院药剂科的赵立波老师,八一儿童医院遗传中心的杨尧博士,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刘洪川老师,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杜萍博士,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李鹏飞老师,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的李惠玲老师,AB SCIEX公司的李春波博士分别作出报告。

128328_201412301551031.jpg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张颖研究员

  来自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张颖研究员为大家带来《复方中药临床药代研究中的多成分体内分析——困难、挑战和实例》的报告。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对认识中药的物质基础、桥接成分和药理反应、毒副反应机制、了解药物剂量-反应关系以及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等非常重要,而复方中药由于成分多、可获得的对照品不足、前处理困难等原因在体内分析中存在很大的难点。张颖研究员以通脉颗粒成分的临床药代体内分析为为研究实例,以LC-MS/MS建立其体内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向与会者进行了报告,张老师认为,中药多成分体内分析的解决方案的要点在于前期,分析器,基质提取和成分分离几个方面,而此类工作对于解决临床医药学等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8328_201412301551181.jpg

  北大人民医院药剂科 赵立波老师

  北大人民医院药剂科的赵立波老师为大家带来《血浆样品预处理环境的ph值对芪类化合物HPLC-MS/MS检测方法基质效应的影响》的报告。芪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何首乌、大黄、葡萄等天然产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诸多药理活性,1.1类新药苯烯莫德是从土壤线虫共生细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芪类化合物,目前用于银屑病的试验治疗,但是在对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时中,发现HPLC-MS/MS检测方法受到强烈的基质效应干扰,于是赵老师提出一种假说,碱性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环境可能有利于除去引起基质效应的某些内源性干扰物质。试验里选取了苯烯莫德、氧化白藜芦、紫檀芪等8个研究对象,利用Agilent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和AB SCIEX QTRAP 5500型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杂交质谱仪为实验仪器进行试验,通过监测磷脂MRM通道,血浆样品预处理,基质效应计算等实验步骤得出结论:在碱性条件下萃取血浆样品,磷脂类化合物残存少,对芪类化合物基质效应影响小。

128328_201412301551301.jpg

  八一儿童医院遗传中心 杨尧博士

  八一儿童医院遗传中心的杨尧博士为大家带来《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的报告。遗传代谢病或称先天性代谢障碍,其种类繁多,综合发病率高,对新生婴儿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对于遗产代谢病,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今医院的常规检测手段缺乏特异性,很难对遗传代谢病进行精确的诊断和筛查,而质谱技术高通量的实现了多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和筛查。杨博士介绍了两种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上的应用,一是LC/MS/MC对血的筛查,一滴血液分析可以筛查35余种疾病,二是GC/MS对尿的筛查,一滴尿液分析可以筛查66余种疾病。之后,杨博士对甲基丙二酸血症、苯丙酮尿症等已经建立了其分析筛查方法的实例进行了报告,并表示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有意义。

128328_201412301551521.jpg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刘洪川老师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刘洪川老师为大家带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液质复筛标准化的初步探索》的报告。遗传性代谢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疾病,对儿童危害巨大。质谱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样品离子的特定质荷比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同位素内标进行定量分析,显著增加了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同时检测多种疾病的指标物以提示某一种或多种遗传代谢病的发生。其步骤分为分析前过程,分析过程,分析后过程,刘老师对新华医院MSMS共筛查60万新生儿的结果作出报告,阳性率仅为1/3653,效果十分显著。

128328_201412301552131.jpg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杜萍博士

  来自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杜萍博士为大家带来题为《多西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Ⅰ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报告。杜博士介绍了以往所进行的部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建立了UPLC-MS/MS方法测定人血浆中总多西他赛,优化了色谱、质谱和样品预处理条件;实现了样本的快速高通量制备,LLOQ为2ng/mL,方法学全部验证结果满足生物样品的定量分析的要求;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已成功应用于定量测定静脉输注多西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后血浆中总多西他赛的浓度。

  2、建立了超滤-UPLC-MS/MS方法测定血浆中游离多西他赛,优化了超滤条件,保证血浆蛋白结合率基本一致;方法学全部验证结果满足生物样品的定量分析的要求;LLOQ为0.2ng/mL。超滤所需血浆体积仅为0.45mL,显著低于文献报道的体积(1mL),在取样量少的临床样品浓度测定中凸显优势;已成功应用于患者血浆中游离多西他赛浓度的测定。

  3、进行了多西他赛脂质微球注射液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推动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的二次开发和纳米制剂应用临床的进程,为本产品或后续开发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128328_201412301552341.jpg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 李鹏飞老师

  来自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的李鹏飞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PFB药代动力学研究设计》的报告。在复溶并配制成供使用的制剂后,超声造影剂PFB是一种分布在等肾蔗糖溶液中的气体微泡(中位直径在2.4-3.5μm之间)的脂稳定水性混悬液。在大鼠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Sonazoid微泡可被肝脏的单核吞噬细胞(Kupffer细胞)摄取,但是不能被间质细胞、星形细胞或内皮细胞摄取,气体的排泄途径是呼吸。根据文献中提供的数据,类似PFB的全氟烃气体在哺乳动物体内预计不会被代谢。李老师的实验主要是在进行HV静脉推注后,获取血液和呼出气体中PFB的PK数据,获取健康志愿者静脉推注PFB后的安全性数据。

128328_201412301552511.jpg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 李惠玲老师

  来自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的李惠玲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PFB药物在人体中的残留》的报告。PFB属于造影剂的一种,是一种烷烃类的化合物,在人体内主要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的。李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PFB药物在人体中的残留试验所用的仪器、实验条件、试验方法与流程以及实验结果等内容。

128328_201412301553081.jpg

  AB SCIEX公司 李春波博士

  来自AB SCIEX公司的李春波博士为大家带来题为《AB SCIEX 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的报告。李博士介绍了AB SCIEX在ASMS 2014上推出了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平台,这是AB SCIEX公司2014年最新也是最重大的技术创新。该组学平台由TripleTOF 6600系统、SWATH 2.0采集技术、ProteinPilot 5.0软件及Eksigent nanoLC 400系统组成,从硬件到软件到工作流程都进行了改进和提升。研究人员每次实验都可以监测到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而且每个样本中蛋白质的覆盖度非常好,一次实验可以覆盖几千个蛋白质的定量,同时数据的重复性好,定量的结果也非常准确。该平台跟传统的蛋白质定量的最高标准MRM定量相比,此实验可获得所有蛋白质的定量信息,得到非常优异的定量结果。

128328_201412301553221.jpg

  参会人员合影

文章提到的厂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