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4年质检科技工作有哪些亮点?

2015.4.03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2014年质检科技工作的发展情况,“跨越”一词最为恰当。在过去的一年里,质检科技顶层设计趋于完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协同效果初步显现,质检科技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质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正可谓亮点纷呈、精彩不断,为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亮点一:填补质检发展顶层设计空白

  “要在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3年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强调。为落实这一要求,2013年4月起,质检总局科技司牵头组织系统内外数百名专家,历时一年多时间,编制并发布了《中国特色质检技术体系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创性地提出了质检科技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这是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的一大理论创新,填补了质检顶层设计空白。

  翻开50多页、近3万字的《纲要》,阐明了国家质量基础的技术链条。明确了质检技术体系内涵,将技术体系内涵凝练为“12345”,即一个基本目标、两个基本任务、三大基本保障、四大技术基础、五大技术手段。同时,《纲要》还确立了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构建了明晰完整的质检技术体系架构,规划出了质检科技发展的广阔空间。

  亮点二:开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

  2014年是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开启之年。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酝酿已久的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正式拉开大幕。这是一项千头万绪、困难重重的改革,更是一项将对我国检验检测认证事业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的改革。

  作为这项改革的全国牵头单位,质检总局责无旁贷地扛起改革的旗帜,担负起改革先锋的重任。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任务落实、推进先行先试……经过大量调研,2015年初质检总局出台了《全国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指导意见》,将整合工作又往前推动了一大步。

  这一年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省内整合取得重要突破,地方质监系统机构整合取得重要进展,整合改革试点工作率先破题。同时,作为全国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工作组的组长单位之一,质检总局在整合工作的启动年里,不仅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稳步推进法律法规“立改废”,而且在协调推进中央部门落实机构整合任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行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正如火如荼、有条不紊地展开。

  亮点三:检验检测实力持续提升

  质检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质检系统共有国家质检中心498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370个,广东、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方质监局还组织批准筹建了一批省级质检中心,检测领域基本覆盖国家支柱产业、地方重点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和省级质检中心已经成为全国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力军。

  2014年,质检总局共批准筹建、验收46个国家质检中心和21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指导开展了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技术储备等工作;全国质检技术机构检验检测、科研创新、标准制修订、技术服务等方面能力持续提升。同时,科技司还推进实施检验检测机构风险管理、国家质检中心分级管理、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绩效管理、技术机构信息化管理,完善质监技改技装项目资金监督管理;试行食品检(监)测能力专项规划项目负责制,开展了食品检(监)测能力专项中期评估工作,使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亮点四:多项科研成果获大奖

  今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由中国计量院牵头完成的“痕量分析用试剂纯化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不仅是中国计量院及参与科研工作者的荣耀,更是全国质检系统的荣耀。

  2014年是质检科研成果喜获丰收的一年。中国检科院参与完成的“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中国特检院参与完成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检科院参与完成的“重要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技术、种类鉴定及其在口岸检疫中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质检科研还获得中国ZL奖4项、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项。

  获奖的项目只是众多质检科研成果中的杰出代表。据统计,2014年质检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计划立项11项,实施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76项、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562项。质检是凭技术执法的部门,丰富的科研成果不仅为质检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而且部分成果还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充分发挥了质检科技的支撑作用。

  亮点五:地理标志使用效益高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1821个,其中,国内1806个、国际15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近1万家,生产总值达1万亿元。获保地理标志产品平均增值效益达15%至20%,出口贸易额大幅提升。

  2014年,质检总局还开展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援藏工作。为了一朵朵“高原之花”的盛开,为了让地理标志制度为藏族人民的发展致富搭起一座桥梁,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专家组从北京专门赴藏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工作,送去对高原人民的一片深情。

  过去的一年,地理标志国际合作也取得新进展。2014年11月,在中墨两国元首见证下,支树平向墨方颁发了墨西哥龙舌兰酒在华地理标志保护批准公告,树立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地理标志合作的典范。为推动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先后开展了中欧“10+10”专用标志使用互认试点,启动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保护互认工作,参与了中美、中澳、中墨知识产权谈判,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的独特声音,树立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的良好形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