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国内外专家研讨指出 推进"PM2.5"障碍并不是技术

2011.11.28

  11月25日—26日,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上,来自环保一线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就人们所关心的PM2.5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连续三年来,南京都对大气严密监测,蓝天工程的推进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但是为什么老百姓看到的天却一直灰蒙蒙的?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认为,目前南京等地早已相继进入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污染负荷加重,城市高楼越建越多,地面摩擦加大,导致上空气流平稳,加上秋冬交界暖气流来袭,空气颗粒物不断增加还不易扩散,形成了严重的灰霾现象。“参会的第一天,南京的能见度有所好转,达到20公里,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那么,欧美国家的空气治理为何成效明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副局长刘中兴博士快人快语,一句话点中要害:“治理空气,中国人力太单薄!”他说,美国加州的空气质量管理局有850名员工,还不包括一些管理院校及NGO组织。

  对此,省环保厅刘建琳总工表示赞成,“我们省大气办今年刚刚成立,加上我共6个人,各地市甚至都没有专门的大气处。省里的监测室有8个人,今天监测空气,明天监测水质,专业化程度落后。加上地方监测人员,全省才200多人。”她说,没有专业人员,研究就难以推进。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有条件率先实现正在征求意见的评价体系。”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告诉记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公开征求过意见、历经修改20多次,最近再次征求意见,首度将“PM2.5”纳入监测指标,预计2016年我国将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

  “对于将PM2.5纳入空气监测指标,高层非常认可,但地方上反对的声音很大。因为标准是有达标率的,按照国际现行99%的达标率计算,就意味着每年只可以超标3天。”吴兑认为,现在推进PM2.5的核心障碍不是监测技术和环境标准问题,而是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观。

  “为了缓解来自群众的压力,有些地方政府把霾天说成是雾天,这是严重错误的。”吴兑说,灰霾对人体的伤害并不会立即显现,但远景堪忧。他把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的灰霾曲线图和肺癌死亡率曲线图进行对比发现,这之间存在“七年之痒”——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第7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灰霾可能会取代吸烟,成为头号致病因子。”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