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朱朝东:要不要做个会“讲故事”的科学家

2014.11.10

105658_201411101439331.jpg

   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学者还是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好,提出和瞄准问题,把握学科方向,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做学问,争取改进或者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让学术归位。

  科学=故事?

  科学家=讲故事的人?

  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导师严格训练我如何作蜉蝣昆虫分类;博士研究生阶段,导师指导我如何作小蜂分类,并引导我逐步走向系统发育研究领域。后来,我访问了多伦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组织,和多个国家的昆虫学家、生态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合作研究。不同层次的同行在一起讨论的更多是科学问题、理论和方法,倒也饶有兴致,乐此不疲。

  多年的研究经历,我有一点感受:或许由于文化和氛围的差异,欧洲学者关乎细节多些,长于严谨;美国学者就擅长作“大”问题,把发现或机理讲得有声有色。

  现在,在国内的不同场合,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在科学领域讲故事,他们试图把非常专业的领域知识用有趣的故事表述出来。当然,这些故事会引导一些期望接受科研训练的学子尝试步入科学的殿堂。

  有想象力、有艺术细胞,并有一定成果的专家,自然可以靠自己学科之外的能力扩大影响力。然而,有巨大票房收入的电影《侏罗纪公园》并不能代表古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徐迟的关于陈景润先生的传记,有巨大的社会效应,但是不会传播哥德巴赫猜想本身的知识体系。

  科学和知识、方法,与哲学更加接近,重在严谨的推理和论证。新发现、新方法、新概念或新理论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但它的直接受众还是关心学术的学者群体。

  我认为,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学者还是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好,提出和瞄准问题,把握学科方向,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做学问,争取改进或者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让学术归位。同行在一起还是认真交流学问,留下的足迹、参与的事件,适当地做些记录即可。其学术界的影响力自然会“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就把“科学故事”留给科学传播的专业人士去演绎吧。

  最近一些开放杂志,如Scientific Reports、PLoS系列杂志等,评阅的要点均在于稿件的科学性,至于其重要性等则留待后续自有他人评说。这些“他人”,大多是所在领域内的小同行专家。他们关注的是科学内涵,而不是过去或者现在的“故事”。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