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曹雪涛院士Science:中国的创新研究

2014.12.01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Xuetao Cao)是世界著名的免疫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院长、全球慢性疾病合作联盟(GACD)主席、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FIMSA)联盟主席。11月28日,曹雪涛院士在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Innovating research in China”评论文章,畅谈了近来中国生物医学领域启动的一些创新研究及举措。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有着巨大的疾病负担。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的预期寿命延长,城镇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疾病谱也在扩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成为了损害健康的主要因素。幸运的是,中国一直在进行国家医疗卫生系统改革,当前全民医保已覆盖超过95%的人群。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环境同样需要这样重大变革。这需要人们去转变已存在数十年的体系制度。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并没有回避这一挑战。

  近期启动了两个国家大型项目来解决重大的瓶颈:创新药物研发及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雄心勃勃,确立了到2020年发现100种新药的雄伟目标。尽管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传染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乙型肝炎和耐药性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健康威胁。

  2003年非典(SARS)在中国的爆发推动了政府加强早期检测、疾病研究和建立疾病预警与反应系统。这些改进措施使得国家在2013年快速反应及控制住了禽流感病毒H7N9。当前的埃博拉危机再次提醒我们,一些新出现的疾病是重大的全球威胁。实际上,中国重大疾病控制预防项目的启动,其目的除了控制诸如乙型肝炎、结核和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发病率,还包括建立起针对潜在的新兴疾病的支持系统。

  鉴于这些项目将会影响中国的公共卫生管理,要确保未来其他项目的实施及成功还需要创新的医学研究系统作为新的推动力。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先锋角色。作为中国最全面也是唯一的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已准备好引入新的医学研究系统来领导全国的研究工作。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原卫生部)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已建立了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NCCD)和专注系统医学、神经科学、再生医学及药物科学的综合创新研究中心。

  建立这些新机构的目的在于整合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资助体系来支持中国最好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例如,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基础设施,全世界最大的组织银行系统。它已招募了来自不同国家以及中国的一些顶尖人才,并与世界上一些领先国家和机构建立了合作。此外,还有更多的机构将相继涌现:一些专注代谢疾病、衰老、炎症和传染病的研究中心也正处于规划阶段。除更加重视前沿医学科学,还将鼓励这些中心整合全国的资源来开展个别科学家或研究团体无法完成的,以重大疾病为重点的大规模、长期转化及临床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也在规划探索一些新的方法来评估、支持以及领导中国新一代的医学研究人员。基于欧洲和美国一些成功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的经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将重视研究者的科学价值以及研究项目的战略优先性、新颖性与长期目标。

  建立这一创新的研究系统让中国进入到一个研发的新时代。希望这将推动健康科学的发展,让中国和世界受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