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王小明:让科普展览走出“殿堂”

2014.12.22

   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十年则是每3年增加一倍。在21世纪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科学类博物馆已经不可能依靠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持续性地吸引公众。

  如今,公众已从文化消费者向文化生产者转变,这促使博物馆必须灵敏地响应社会热点,积极地回应公众需求。广泛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临展,已经被视为博物馆回应社会文化议题、实践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使得博物馆文化在上百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经历又一次重大发展:它不再仅是神圣庄重的“殿堂”,同时也是多元意见并陈的“论坛”。基于这样角色定位的科学类博物馆应该在互联网时代构建一个学术共同体,既有科技精英,也有普罗大众,既让科学可以及时、有效地发出正确的声音,也能听到不同的观点和质疑,带领着公众回应一个个充满争议的科学问题,培养公众学会批判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同时,互联网时代要求科普展览不仅有科学的逻辑,还要有艺术的审美。相比各种网络媒介,博物馆独特、丰富的藏品资源在科学的逻辑和艺术的审美能力主导下,形成了科学与艺术的一种对话。博物馆应该善于运用这些资源,并尝试用富有实验性的表达方式让公众沉浸其中,不断地推翻公众对科普展览的传统认知,并把博物馆式的认知方式推向社会大众,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让爱上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互联网时代对于科学传播而言挑战无处不在。如何尽可能地让科普展览的语言变得有趣、生动,将科学信息拉入到公众可认知的叙事框架内?科学家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他们,传播无法进入科学大门;但是仅有他们的参与,科普展览一定不够精彩有趣。科学展览需要一点调味品,让那些枯燥乏味的科学变得生动有趣,而对策展人而言,更需要消除“专业壁垒”,寻找科学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结合点,站在信息接受者的立场和角度思考科学比重的取舍与编排,用开放的心态去适应互联网环境中公众不断变化的信息接受方式。所以科学传播不只“自娱自乐”,而应“与民同乐”,这样科学才能逐渐脱离“亚文化”的小圈子,向流行文化迈进。

  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趣味性、低成本、超越时空的限制、便于内容更新等显著优势,为我们更好地诠释科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展示手段。例如,一些标本往往来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它们都从原本环境中被剥离出来,而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使展品回归到原本的生态环境中,再附加上专家的研究和策展人的解读,就能使公众获得全新的参观体验。同时,各种新媒体技术还能够增进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黏度”,更好地建立起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在当前充满各种娱乐元素的互联网环境中,再好的展览,如果不加以精心包装和强势推广,也很难为公众所认知,展览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因此,知识营销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科普展览的受众面和受欢迎度,这就要求博物馆有“社会化思维”。在展览策划、设计、制作、推广等各个环节都注重与专家、社会力量、大众媒体及其他组织机构的协作,寻求展览科普内涵、展示亮点与公众心理的结合点;强调科技、文化、创意等行业的跨界合作;用好各种社会化媒体,提升科普展览的受欢迎度。

  互联网时代必须以用户为中心。科普展览同样不能回避这样的法则,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互联网思维”,其核心是观众。科普展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应该贯穿“体验至上”“兜售参与感”等“用户”思维;同时要有“碎片化”思维,从小处着眼,在衍生品开发、移动应用、教育活动配套等方面有“微创新”。融合这些互联网思维的科普展览既有利于吸引、拓展有潜在需求的群体,也是在培育博物馆的社会需求。

  总之,互联网时代要求科普场馆主动了解、掌握知识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将其转化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加以营销,用知识营销的理念指导科普工作,让博物馆不仅是“科学殿堂”,还是“公众论坛”;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博物馆不仅有“科学逻辑”,也有“艺术审美”;强调科普语言的可接受性,让科学传播不再是“自娱自乐”,而是“与民同乐”;强调科学传播的趣味性,适当稀释知识的“密度”,增强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黏度”;强调知识营销的重要性,不仅要有“社会化思维”,更要有“互联网思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