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探月飞行和世界的诺贝尔奖凑在一起,使我们在本周更多地接触到科学的信息。但是,大众传媒帮助人们接近这些伟大科学成果的方法,仍然是大量诉诸生活经验的修辞,而不是超越于生活经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比如,探月飞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引力”——地球的和月球的,实际上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万有引力”,它也是最频繁地出现于探月的新闻报道中的概念。但是,对于“引力”这个现代物理学和航天科学的基本概念,却少有新闻报道给予解释。而没有对这个基本概念的科学理解,一切报道语汇,都不能真正把我们带离地面,升入空中。

  因此,一方面,大众媒体的报道把嫦娥二号的近月制动比喻为“踩刹车”,把嫦娥一号采用的调相发射轨道方式比喻为“走步梯”,把嫦娥二号比作坐“电梯”,力图降低人们接受的门槛;但另一方面,由于疏于对相关基本科学知识的介绍,实际上仍是一种“高语境”的作品,即它假定人们已经普遍了解包括“引力”在内的科学概念,以至消息中出现的“有效载荷”也不做解释。修辞作为一种语言手段,它诉诸我们熟悉的生活经验,却并不能使我们更接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