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外专家热议生物分析技术

2008.6.19

日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大学共同主办的“2008年第三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分析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ISBBN 2008)在湖南大学举行。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N·杰尔、穆斯塔法·艾尔-赛义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张玉奎、俞汝勤、姚守拙,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以及杨士成、聂书明、杨沛东、戴宏杰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展望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分析和纳米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学科前沿。

近年来,随着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新学科的诞生,生物分析技术已向生物学、工程学、医学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并在生命分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创造出一批引人瞩目的新技术、新成果,成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和重点。

理查德·N ·杰尔教授在会议上作了题为《用于生物分析的微流控平台》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分析研究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在基础研究上不断作出努力,这将是长期的过程。他还指出,现在中国很多高校都建设有重点实验室,这对于基础研究非常有利。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仅要在研究领域内部自成体系,同时还要让学校里更多的青年学生和老师参与进来,共享资源,这样的研究才更有活力。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目前在纳米科学研究领域势头不错,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研发能力。他还说,纳米技术、生物分析在生物医学上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如生物工程分析检测仪器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纳米技术帮助生物组织修复,纳米材料作为药物的输送载体等。甚至在人体功能的修复方面,今后技术研发有可能为患者创造新的机会。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湖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表示,湖南大学在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荧光纳米探针与分子信标、生物传感与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设在湖南大学的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将继续保持和发挥生物和纳米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优势,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并加快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全方位为社会服务。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强交流与互动,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产生更多的新成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