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凶伤人教授”肖传国在镜头前的知识分子形象,构成了一个新符号。其“新”之处在于,所谓黑社会黑帮老大的做派,并不专情于商业领域的抢地盘之类,如今已扩散到学术领域。从新闻价值的角度上说,此则新闻具有振聋发聩的轰动和启迪效应。

  肖传国对“二方”(方玄昌、方舟子)谋划的袭击,意在报复落选中科院院士。这个听来匪夷所思的理由,如今变得那么真实。按照常识,努力跻身中科院院士,系高尚的动机,高尚的追求,而肖传国又具备高尚的职业,这一系列“高尚”所构成的,理应是众人景仰的学术景观。然而因了“二方”的学术打假,这个景观变得渐渐丑陋起来:肖传国不再坚持“高尚动机”下的“高尚追求”,而是图穷匕见地赤膊上阵,一次次与方舟子等对簿公堂,一俟“士途”(院士之途)和“财路”(官司惹身)均断,便铤而走险,雇凶伤人了。

  明眼人一眼洞穿,肖传国所追求的“院士”身份,决不止于荣誉,其意在于利益。他肯花费10万元雇凶,其背后的逻辑是:那个院士的含金量远不止于一个或十个“10万元”!那么,从何时起,院士名头变得具有吸金纳银的功能?这种功能对院士思想和人格的腐蚀,目前到了什么程度?院士学术品格和学术操守的下降,与这种功能的存在具有多少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