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辨别对与错 好与坏的能力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训练孩子辨别对与错 好与坏的能力
很多孩子刚上小学时,知道遵守纪律、积极好学,上了二年级就开始学会捣乱,近年这种情况有加剧的趋势。要让孩子爱学习、爱上学,除了教学内容能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外,对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新生儿喂养例如个别学生有说脏话、捉弄别人、欺负别人等不良行为,加上电脑游戏中一些不健康因素,在那些无知、好奇又缺乏抵抗力的孩子中,很容易受到感染。
张太是个成功的妈妈,她有两个儿子:就读中一的轩轩和小学二年级的乐乐,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轩轩上的小学环境并不好,班上有几个孩子总扰乱秩序,开始他也受影响。张太为轩轩的学习费了不少心思,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她认为训练孩子辨别对与错、好与坏的能力非常重要。所以乐乐上学之前,张太便有意识的在这方面下功夫。
在讲故事或看动画片的时候,张太总要问乐乐:“这孩子好不好?”“那人做得对不对?为什么?”走在街上的时候,遇到好的教材,张太都不会放过。有一次,看到一位妈妈领着姐弟俩,弟弟拿着一只纸折的“飞机”,玩着玩着就丢在路上母乳喂养不能吃什么了,姐姐连忙拾起问弟弟:“这你还要不要啦?”弟弟摇摇头,姐姐把它丢进垃圾桶。张太抓紧时机问乐乐:“姐弟俩谁做得好?”乐乐当然答对了。还有一次在地铁上,一位妈妈带着兄弟俩,走进车厢的时候对面只剩下一个座位,这位妈妈把小弟弟放在空位子上再叫哥哥和弟弟一同坐。这哥哥却不肯,非要自己一人坐,他的妈妈只好抱起小弟弟站在旁边。张太小声问乐乐:“这哥哥对吗?”乐乐摇了摇头,轻轻走过去对那位妈妈说:“阿姨,你们坐那儿吧!”他把座位让出来,随着就坐到自己妈妈腿上。六岁的乐乐已经有一个清晰的行为淮则:为自己好,也要对别人好。
现在乐乐上二年级了,班上的纪律并不好,有个同学小胖好打架、欺负同学。老师安排乐乐和小胖邻座,小胖时有骚扰乐乐学习的动作:把乐乐的书本、文具推到地上,乐乐自己拾起来就算了,小事情他不在意;有两次小胖打了乐乐,乐乐才告诉老师,小胖向他道歉,他马上就笑了。
有的孩子本来比较规矩的,看有人打架,也学着推推撞撞,排队时也不忘这种“游戏”;上课时从哪扔过来一个小纸团,也不想这行为对不对,捡起来往母乳保鲜飞来的方向扔回去; 正听着老师讲课呢,谁要在旁边说点什么,马上就把注意力勾走了……甚至老师的提醒、警告都无效。这些孩子头脑里是没有行为淮则的,不能否认是一种严重的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将造成很大的障碍。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训练孩子辨别对与错 好与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