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金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速度远超预期

2010.5.27

  “全球未能实现至2010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大幅度减缓的目标,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速度远超预期!”5月26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表示,当今世界正在遭遇一场全球性的物种灭绝危机,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正遭受极大威胁。

  据介绍,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资源的多样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医药、木材、自然纤维等物质产品,还提供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污染物净化、灾害预防等生态服务功能。然而,人类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过度利用,导致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威胁,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一。

  金鉴明披露,据全球科学家不完全统计,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至少5000亿个物种中,99%以上已经消亡。“最新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显示,根据目前的评估结果:70%的植物,35%的无脊椎动物,37%的淡水鱼类,30%已知两栖动物,28%的爬行动物,22%的已知哺乳动物,12%的已知鸟类正在遭受灭绝的威胁。”

  “截至目前,全世界并未实现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标。”金鉴明院士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本月公布的第三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显示,生物多样性整体目标所涉及的21项辅助目标,没有一项在全球得到实现,而《生物多样性公约》所制定的15项大目标中,已有10项显示出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趋势;全球44%的陆地生态区域和82%的海洋生态区域,没有达到预期的保护目标,其中包括大多数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报告指出,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五大主要压力是,生态环境变化、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而全球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倍!”

  金鉴明院士对记者说,近几年来,我国物种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部分生物物种资源丧失现状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物种资源丧失总体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物种丧失依然严重。其中,资源利用过度、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工程项目建设等,仍然在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物种资源流失现象也并未好转。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今年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我国已成立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国国家委员会,各部委将加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另据了解,环境保护部将于近期发布最新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2010年至203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目标,并确定30多个优先保护区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