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夏建白:只喜欢“安安心心作点研究”

2013.9.13

  不喜欢为各种社会活动奔波忙碌,也不喜欢呼风唤雨组织大型项目,夏建白说,他只喜欢“安安心心作点研究”。只是鲜有人知,为了安心,他曾走过一段并不平坦的科研人生路。

84034_201309131043021.jpg

夏建白在他工作了二十余载的办公室

  一场秋雨落下,九月初的北京已有丝丝寒意。像往常一样,陪着老伴和外孙吃过早饭,年过七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建白准备换衣出门。

  套上夏天常穿的白色圆领T恤,夏建白又添了一件短袖条纹衬衫,以防着凉。窗外的雨越下越紧,把那双专为下雨天准备的黑色布面胶底球鞋踩在脚上,夏建白拿起伞,走出家门。

  早晨八点,小区里不乏与他年纪相仿的身影,他们大多是要去附近的菜市场赶早市。而夏建白,则是准备前往办公室,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一个普通的初秋早晨,记者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办公室内如约见到了夏建白。他已在这间屋子内躬耕科研近二十余载。

  安静的办公室内,靠窗是一张上了年头的办公桌和一把老式的木制靠背椅,夏建白喜欢埋头于此,少人打扰。角落里的一排“橱柜”格外显眼,上面放着电饭锅、微波炉,墙上还挂着洗碗布。他习惯从家里带饭解决午餐,“吃完就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养精蓄锐后继续埋首书堆。

  到了这般年纪,难道不是该颐养天年,享天伦之乐吗?

  “虽然年纪大了,但作为一个男同志,在家里没事干也真是难受。”夏建白呵呵笑着。

  不喜欢为各种社会活动奔波忙碌,也不喜欢呼风唤雨组织大型项目,夏建白说,他只喜欢“安安心心作点研究”。

  安心作研究,这是采访中夏建白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道出了他走上科学之路最初的理想,也道出了他至今不息的追求。

  只是鲜有人知,为了安心,他曾走过一段并不平坦的科研人生路。

退隐

  时光回溯至1970年的北大。当时,在此任教的夏建白主动申请调离,提出要应召前往地处四川乐山的二机部585所(现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工作。这一选择,至今为很多人所不理解。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崇高的想法。”四十多年后,夏建白回忆起这背后的种种过往,心绪平静。

  在那个政治洪流裹挟一切的年代,夏建白的选择皆因大时代中的个人命运而起。

  上学时埋头书斋,夏建白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过婚姻大事,直到硕士毕业时,年近三十岁的他才经人介绍认识了初恋女友——当时在清华读书的秦华曾。

  两人相识不久后“文革”爆发,夏建白被派往江西鄱阳湖畔的鲤鱼洲农场参加劳动,在一片荒野上“接受再教育”。由于表现较好,他很快就被调回北大,从事面向工农兵学员的教学工作。无奈爱人秦华曾毕业时,被分配到河北邯郸制氧机厂当了车间工人。

  “两人结婚后总是分居,一时间很难解决。”恰在此时,二机部招揽科研人才,并且可以夫妻二人一起调往。夏建白觉得,尽管585所地处偏远,但这的确是一个解决分居问题的机会。

  事实上,夏建白之所以想“出走”北大,更是因为眼下的事业困境。

  他看到昔日作为“学术中心”的北大,成为由“军宣队”、“工宣队”掌管一切的“政治中心”,早已没有了潜心科研教学的环境。深知自己“性格直率、不懂迎合”的夏建白为前途深感担忧,参加“三线建设”做些实际的工作,应不失为符合心意的选择。

  “二机部是搞核物理的,当时去的时候我就作好了思想准备,打算不搞半导体了。”大学期间,因受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影响,夏建白立志师从黄昆从事半导体研究。然而一系列政治运动中被荒废的业务工作,让他“对半导体也没有了太多留恋”。

  大学毕业时,学习理论物理专业的夏建白曾作过原子核物理相关论文,研究方向的“跳转”于他而言并不算离谱。只是他当时想要得到的,其实唯有一方安静的书桌。

  二机部585所深居乐山城边的大山之中,因为是机密单位,幸运地免于政治运动干扰。“以退为进”的夏建白携妻子归隐在山,可谓度过了自己科研事业中某种意义上的“黄金八年”。

  “我去到了一个真正能够安心的地方,每天可以看书、作研究。虽然研究主题变换了一下,但基本功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夏建白笑言,那样专心致志的研究环境,恐怕在今天也很难再找到。

  不需要争取项目、不需要开各种评审会、不需要写无数的申请书和总结报告,也没有发表论文的压力……

  8年间,夏建白以极大的热情,一心从事着等离子体和受控热核反应的研究,写出论文数篇。这些成果,因保密需要都被锁进了保险柜。难得的是,585所作为上世纪70年代全国少有的几家配备计算机的单位之一,他在那里学会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运算的方法,受益匪浅。

  身处山野,宁静单纯的科研环境之外,夏建白一家却必须面对异常艰苦的生活。

  每个星期,夫妻二人都要拿出一天时间,背起背篓、骑上自行车进城买菜,而在途中,他们必须跨过一段由108个台阶组成的石阶路。每次行至这里,两人扛起自行车小心翼翼迈下台阶,到了江边大路才能骑车向城里“飞驰”而去;买菜归来,他们又要扛起自行车拾阶而上,一步一步朝着家的方向奋力攀登。

  “条件确实很苦,可是我一点也不后悔。”夏建白的眼神中,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