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必由之路

2014.12.31

  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开始实施后,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农药残留国家标准”,被社会各方寄予了极大期望。事实上,没有人愿意将违规的高毒农药洒向我们的粮食、蔬菜和水果,在这一点上即使不用法律明令禁止,大家的意愿都是一致的。之所以有高毒农药出现在农业生产中,是因为生产实际的需要,且农业生产者认为没有更好的、性价比更高的农药来代替。或者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农药是安全的,也有可能是安全农药的价格高得让农业生产者难以承受。

   绿色和平组织曾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多个大型超市对所售蔬菜水果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农药残留量排在前3位的果蔬分别是:黄瓜,含有4种~13种不同的农药残留;草莓,含有1种~13种农药残留;油菜,含有1种~2种农药残留。其次为豇豆、砂糖橘、荷兰豆、扁豆、芥菜、小西红柿和菠菜。卫生部为此曾专门回应指出,这些果蔬中的农药残留其实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残留标准,但在普通消费者心里,多少还是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首先,作为农业生产者,不管是规模化经营还是个体家庭农户,没有人在内心愿意使用违规农药和肥料,但是受利益驱使而违规使用的却不在少数,原因如下:

   农药和肥料是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物资投入,选用什么样的,农业生产者的选择标准其实很简单:管用的和性价比高的。眼下,农业生产中的有些问题还离不开高毒农药。即便有更安全的农药可以选择,但是成本会明显增加。而菜农和果农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和成本转嫁问题。农产品拼价格进行竞争这一当前主流市场环境下,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生产者不出意外大多会选择成本更低的违规农药。

   其次,使用高毒农药的效果利益驱使。政府监管部门之所以要禁用一些高毒农药,一方面是因为高毒农药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对环境、人体健康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另一方面,在技术上已经可以通过其他的产品和技术手段取代。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然还有农业生产者要选择一些政府明令禁止的农药产品,主要是高毒农药的效果利益驱动。使用高毒农药,农业生产者可以节约投入成本,达到预期目的,减少了投入人力财力成本。还有一部分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不高,对于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等科学知识,缺乏常识和判断。

   综上所述,要解决高毒农药的使用,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起市场区分机制,让使用不同农药的果蔬生产者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让使用环保农药的生产者在农产品的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实现优质优价;让使用非环保农药的农产品在价格上处于劣势。而这种区分机制要通过严格的标准实施和科学的检测技术来评判,需要农产品监管部门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严格监管。

   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目前全国共有2.4亿农户,户均承包耕地0.5 hm2,农民专业合作社37.91万个,实有入社农户2 900万左右,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2%。如果不改变农业生产小而散的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状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单凭一部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无法做到完全杜绝违规使用农药的行为,还需要借助政府监管和市场调控进行有效引导。

   而从长远看,只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紧紧围绕农产品安全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农产品生产实际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突出实用性,让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真正看得懂、用得了、效益好。同时,要大规模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园区建设,以标准化园区为基础,由点到面,不断扩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面积和规模。另外,还要加大新制修订涉农标准的贯彻宣传力度,普及质量安全科学知识,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流通和市场氛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