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多晶硅企业污染严重 环保达标不足三分之一

2012.3.29

  光伏企业在2011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年报的光伏企业,拓日新能全年亏损达1.35亿元,向日葵、东方日升、横店东磁、天威保变等光伏企业2011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都超过了60%。

  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光伏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能过剩致生产成本倒挂

  停产检修开始技改

  2011年,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

  金风科技的年报显示,公司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27.01%;实现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73.5%。华锐风电则预计公司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

  此外,天威保变2011年实现净利润3515.9万元,同比下降9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40.8万元;公司年内获得的政府补助高达2.1亿元。

  同时,天威保变下属新能源公司受到严重影响,公司新能源企业投资收益为-12095万元,较上年度下降33608万元,下降幅度为156.22%。公司下属的保定天威薄膜光伏、四川新光硅业、乐山乐电天威硅业均出现亏损。

  3月28日,国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光伏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分析。

  报告指出,2011年,多晶硅的市场价格跌幅超过60%,价格下降到30美元/kg以下,而国内多数多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于40美元/kg,生产成本倒挂导致多数企业停产开始技术改造。

  例如天威旗下的三家多晶硅企业全部宣布停产检修,浙江协成硅业成为首家宣布破产的企业,更多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尝到了苦果。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指出,该行业的生产之所以目前存在不令人满意的状况,企业和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企业仍将清洁生产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使得治理成本高而效果并不理想;而环保部门在光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监管,配套治污设施不到位,这为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埋下了隐患。

  “这使得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低价低质的恶性竞争在行业中挣扎。”她说。

  达标企业不足三分之一

  “近零排放”技术上无瓶颈

  报告还指出,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名单,有20家企业符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70多家,只有20家通过了审查,说明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业能够满足能耗和环保达标的基本要求。这20家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生产规模达到了万吨级,有的规模较小,有的还在建设中没有实际生产。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常瑜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到100%的四氯化硅和三氯氢硅的循环生产,没有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从国际经验来看,“近零排放”在技术上是不存在瓶颈的。未来,多晶硅企业可以通过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其减排和降低成本的潜力巨大。”

  报告中提到,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现象。这些项目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国外先进企业的能耗能够做到80-100kWh/kg,生产成本低于25美元/kg,而国内多数企业的能耗还远远达不到先进水平,其产品也不具备竞争力,代价高昂,造成了一部分落后产能出现。

  “通过牺牲环境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光伏行业要寻求长期健康发展,从源头做起的清洁生产是必然的选择。”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表示,“光伏市场正在经历的严冬,正是企业停产技改的好机会,从长远看来会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清洁的产能才能应对长期的挑战。”

  她还指出,实际上,目前光伏行业先进的产能并不过剩,过剩的都是落后产能。如果企业使用清洁生产的技术和方法,成本是下降的,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双赢的局面。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