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海洋荒漠化警钟敲响

2008.10.16

这些天正是东海区渔民们一年中最高兴的日子。结束3个月的休渔之后,数十万渔民迎来了一年中最佳的捕鱼时节,一船船鱼虾蟹贝络绎不绝地驶进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的水产交易市场。然而,市场的繁荣依然难掩东海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萎缩的现状。

滥捕、排污、围垦——

海洋生态“三宗罪”

6月至9月的禁渔期,记者随渔政执法人员巡视,常听到“渔网密集,连年捕捞,鱼虾没长大就被捞走了”的感叹,而渔民也因捕捞量连年减少而郁闷。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东海渔民捕捞的主要优质品种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等数十种之多,而目前除带鱼和小黄鱼仍维持一定产量外,其他野生品种产量已大幅下降。于是,渔船功率加大,拖网、帆式张网巨型化……捕捞能力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承受力。根据渔政部门的逐年监测,最近10年,东海区捕捞上岸的鱼类以当年生为主,2龄以上鱼类占经济鱼类比例不足1/10。

如果说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失去了成长时间,那么沿岸的污染、水工建设行为则使它们失去了生存空间。国家海洋局对全国入海排污口的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全国排海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1219万吨。在东海区,这一数字接近400万吨,而在三省一市178个入海排污口中,有87%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海洋动植物存活、生长更加艰难,生物多样性难以为继。

向海洋要发展,是土地资源紧张的东海沿海地区的普遍思路。近年来,滩涂围垦、港口建设等沿岸工程如火如荼,使得近岸水域原本优良的产卵场、育肥场、增养殖功能丧失。东海水产研究所主任沈新强介绍说:“大量水工建设使近海滩涂消失,鱼类只好到更远的地方寻找产卵地,成活率很低,长此以往,会造成海洋生物链断裂。” 目前,东海近海区域底栖生物平均每平方米只有不足1克,近海生物失去了自然家园。

休渔放流、减船转产——

海洋生态休养与修复并行

今年6月至9月休渔期间,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投入700多万元用于人工增殖放流,在长江口、杭州湾地区投放大黄鱼、黑鲷、海蜇等品种共1.9亿余尾。本世纪以来,东海区已累计放流鱼虾蟹贝等经济品种超过20亿尾。

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是缓解渔业资源衰退的有效方法。每年东海区伏休的各类渔船有2万余艘。同时,海区还实施减船转产工程,控制渔船数量和功率,目前,东海区已减少渔船9300多艘,转产渔民按照渔船功率得到相应补助。在政策引导下,大量渔民逐渐退出了捕捞业,海区整体捕捞强度降低。

在浙江、江苏等渔业资源衰退严重的水域近年还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并投放鱼苗和饵料,在阻挡拖网等渔具的同时为鱼类营造安全的栖息地,帮助形成新渔场。此外,在港口等大型工程附近,渔政部门投放牡蛎、青蛤等附着类贝类,以吸附有害物质。

尽管东海区和三省一市近些年都采取了不少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修复,但生物资源萎缩的局面并未根本好转。沈新强用“没恶化但也没好转”来概括近三年东海的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其实,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是要在转变发展理念的同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钟小金说。

目前,东海增殖放流的苗种全由人工养殖,成本很高,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大型工程的生态补偿金和污染事故罚款,农业部和各省市每年的拨款并不固定。加之渔政监管目前控船数、控功率、控网具都是投入控制,而对捕捞量、交易场所则没有产出控制,使得每年的捕捞量大大多于放流量,鱼类增殖十分缓慢。专家指出,海洋生态修复应多方统筹形成具体的长远规划,不能每年“一阵风”。

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到2010年,初步缓解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濒危物种数目增加的趋势,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域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如此看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已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