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学术“假”刊乱象:文学论文和数学论文同刊出现

2013.3.08

  banquan6.jpeg

        据统计,《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0卷2013年社会科学版第2期上共刊载了259篇论文,涉及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的340名作者,其中既有副教授、教授,也有小学甚至幼儿园教师。张红光制图

  当大学教授和幼儿园老师、文学论文和数学论文让人错愕地出现在同一本学术期刊上时,这本刊物很有可能只有一种身份——假刊。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早在2000年就已合并至北京交通大学,但《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却一直在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已查明,该学报不具备法定出版条件,因此依法予以注销(详见本报2月18日报道)。

  谁在为这份假刊投稿?详细查阅该学报第30卷2013年社会科学版第2期,会发现论文正文部分总计398页上竟然刊载了259篇论文,平均每篇论文长一页半,作者多达340名,来源地覆盖了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投稿者有来自事业单位的,也有来自企业的,但更多的来自教育机构,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院校、大学乃至像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985”高校一起“百花齐放”。对应的,作者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授,一应俱全。

  其中,来自大中专院校作者的论文有230篇,以88.80%的比例占绝对优势。这些作者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1人,讲师60人,助教25人,其中还有部分未注明身份。他们成了这本假刊“野蛮生长”的最稳定的“顾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沈凯在上面发了一篇《课程中有关“准晶”教学的几点启示》,他告诉记者,这是一篇教学类的交流文章,“只是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而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就不算学术论文”。

  他说,写好这篇论文后,先后投给了几家核心期刊,但都被退了回来。他不甘心,上网检索到了这家学报,再次投了过去,结果很快收到了论文录用函。

  “我很高兴,论文终于被录用了。”沈凯坦言,在收到录用函时,对方提出要收版面费,要求他把钱汇入指定账号。“我确实汇过去800元”。

  沈凯表示,作为高校老师,为评职称发论文是必须的,他评副教授时,学校要求在SCI收录的期刊上至少发表5篇论文,但这篇不是为了评职称。

  多位高校教师表示,学校每年一度的考核,论文是最重要的考核项目。中国传媒大学一位教师说:“没有论文,课教得再好考核也通不过。为了发论文,很多教师到处托人找关系。”

  也有不少研究生在这本假刊上发论文。在第2期上,仅郑州大学的在读硕士生就发了13篇。

  “发论文是为了获得额外加分,增加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郑州大学硕士生李丹说,发表论文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奖学金以及获得的档次,“论文太关键了,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

  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细则显示,一个学生最终的综合测评成绩由“学习成绩”、“科技创新”、“导师评定”等7项指标共同决定,其中“学习成绩”占35%。

  该学院一名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说,“导师评定”等项目,同学们的情况都差不多,有差距也不会太大。“关键是‘科技创新’这项指标。对文科生来说,主要就是发论文。”

  “科技创新”满分为15分,在专科学校学报上发一篇加两分,无篇数限制,分数可叠加。对于奖学金评定来说,这是一条获加分的“终南捷径”。

  多所高校关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规定显示,“科研成果”和“论文情况”往往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仍有一些学校规定,研究生要毕业,至少得发一篇论文。

  这导致论文代理开始在高校盛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这份学报上发表论文的太多了,我认识的同学中就有人是这份学报的代理。”郑州大学一名研究生说。

  李丹说,她就是通过学姐介绍,花了600元的版面费在该学报上发表的。和李丹同在郑州大学读研的赵宇,也是通过学姐介绍,花了1000多元在该学报上发了两篇论文。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还有10多位中小学教师发了论文。河南省卫辉市孙杏村镇汲城完全小学体育教师杨宏波也发了一篇,他告诉记者:“说实话,我是教体育的,对学术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也没什么办法。因为想评职称,必备的条件就是要有论文,这是硬指标。”

  他坦言,自己通过熟人找到了一位大学老师,这位老师承诺期刊肯定没有问题,论文一定能发表。他当即就把论文和750元版面费交给了这位老师。

  山东省烟台市三中分校的中学教师杨丽华也说:“不发表论文想评职称是天方夜谭。”她为了评职称,花了不到1000元,在这份学报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她介绍,很多同事也在这份学报上发了论文,有的甚至还发了好几篇。

  辽宁省大连市明珠幼儿园的教师韩晓庆也在上面发了一篇,她否认是为了评职称。她说:“我教了七八年了,如果连一篇自己的论文都没有,感觉特没水平,挺丢人的。和孩子的家长说起来,也特没面子,所以就找人帮我联系发了一篇。”

  韩晓庆说,她这篇论文断断续续写了两个多月,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结果,托朋友的关系发表后,收到刊物,“感觉刊物特别垃圾,就直接扔到床底下,再也没有看过”。

  来自企业的作者中,以电力部门居多。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承德供电公司就有人在上面发了一篇。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也要评职称,没办法,不想发也得发。”

banquan6.jpeg

  因为需求旺盛,花钱买学术期刊版面发论文已形成产业,有研究数据表明,该产业规模达数亿元。CFP供图

  论文公司的“生意经”

  黎宇在一家文化公司做业务,这家公司主营的业务是——学术期刊版面。

  他看不起论文代理中介,因为这些中介处于论文交易食物链的底端,上要与期刊编辑部搞好关系,下要应付掏钱买版面的人。他所在的公司就不一样,这家公司以各种形式承包了十多家学术期刊,相当于开了个大型超市:只要给钱,上哪种学术期刊随便选。

  在这些期刊中,有全部被承包下来的;也有部分被承包的,如一本期刊是半月刊,他们承包上半月或下半月;也有被承包部分版面的——一本期刊一两百页,他们承包其中的50页。

  在这个行业混久了,他也逐步弄清楚了行业的规模。他们这家公司,招聘了近百人,年营业额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他经营了其中一本比较挣钱的刊物,一年的营业额在百万元左右。

  “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全国至少有上百家,产业规模至少有几亿元。”黎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至于社会上从事论文中介的人就更多了,他保守估计有好几千人。“光网上的QQ联系群就有上千个”。

  这些论文中介散布于高校、科研机构等论文发表需求旺盛的单位。在《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社会科学版第2期上,仅郑州大学的在读硕士生就发了13篇论文。一些硕士生透露,他们就是通过同学中的论文中介发表的。

  这些论文中介收多少钱,跟黎宇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很少直接与作者打交道,而是通过对版面明码标价,由论文中介收稿,交给他们,然后安排版面。

  “也有一些起码的质量保障,比如查抄袭率。抄袭率太高了,也会影响刊物在几大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收录。”黎宇说。

  所以他们也退稿,要求论文中介想法降低抄袭比例,至少要降低到反剽窃软件能通过的程度才行。实在通不过,只能退钱退稿,“行业要维持,就不能搞乱了”。

  在这个行业干久了,黎宇对目标客户了如指掌,最庞大的当然是教师群体,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量达到了1300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因为考核、评职称等需要发论文。另外,还有数百万研究生和医务人员,也产生了庞大的需求。

  另外的,则来自于五花八门的单位,如电力公司、乡镇农技站、国有煤矿。让他惊讶的是,甚至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也要求发论文。

  他刚开始觉得好奇,后来也明白了门道。原来发论文是房地产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把开发的楼盘放在学术期刊上吹嘘一下,号称使用了什么新工艺、新材料,然后大肆宣传,效果还不错,“我了解到,很多房地产公司专门设有论文发表经费,他们不差这点儿钱”。

  黎宇做的期刊,都是合法合规的刊物,但由于质量差,很难通过论文数据库的审核。他们面临的难题是,现在许多地方评职称,都要求论文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有的地方甚至要求在评审材料中附上数据库的论文收录页面,并盖上人事部门的审核公章才有效。因此,能不能“入库”成了这门生意的关键。

  国内有多个论文数据库,最知名的是中国知网,其余还有万方、龙源、维普等。黎宇说,能不能攻破这些数据库的审核关,是一本期刊能否挣到大钱的关键。

  中国青年报曝光的《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曾被维普资讯网收录过。维普资讯网一内部人士透露,《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当时找到他们,办理简单的手续后,维普资讯网确实给这份学报颁发了收录证书。“但是,我们一共只收录了4期该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就先后接到了多人举报,说该学报有问题,我们经过进一步核实,发现该学报确实存在问题,随即屏蔽掉了这本学报的内容,并且终止了与他们的合作”。

  这位人士还透露,此后,维普资讯网也加强了监管,进一步严格了期刊收录的核实程序。期刊入库,需要提供《期刊出版许可证》的复印件、近期的样刊、新闻出版总署的年审材料以及期刊的介绍材料等,维普资讯网逐一进行审查。《期刊出版许可证》上的每一项信息,都会经过多个途径进行核查,确保真实性。

  但该工作人员坦言,他们只查期刊的资质,对于期刊中论文的内容不会做审查,“质量高低我们也不评价,维普是数字出版平台,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把期刊上的每篇论文作一一审查、评价,更不会干涉期刊编辑部的具体采编工作。”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想进入中国知网,但未能如愿。中国知网成立于1995年,它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出版平台,目前该库收录大概有6800多种刊物。

  运营中国知网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该社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0年 6月8日,该学报人员提出申请,要求入库,当时就被拒绝了,理由是该校早已并入北京交通大学,现已不存在,且该刊有卖版面的嫌疑。但这份学报还不死心,2011年7月4日和8月12日再次提交材料,要求入库,中国知网依然予以拒绝。

  该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知网有三重审核体系,由期刊采编部、学术分社总编室和杂志社总编室分别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即使有正规刊号的刊物,在学术价值等方面不符合中国知网要求的,也会被拒之门外。

  他说,每年被中国知网拒绝入库的申请多达两三百个(其中有些期刊重复申请)。

  黎宇也说,在国内的所有数据库中,中国知网是最难攻破的。如果哪家论文公司拥有一本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学术期刊,就等于找到了一棵“摇钱树”。

  他说,一般来说,大学学报等有固定拨款的学术期刊,质量比较有保障,极少被承包出去,公关难度也大。尤其被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收录的期刊,被公关的难度极大,因为这些期刊一般实行多重审稿制度,还有外审的程序。

  不过,他发现,在这个市场上,还真有做核心期刊的。黎宇说,他经常在论文交易群里看到有人专门接这方面的活。但他推测,这些人也就是公关了个别编辑,因为不论怎样,这些刊物首先要保证论文的质量,如果要发,作者没这个能力,就得花大价钱请枪手。”事实上,有些作者能写出达到核心期刊发表水准的论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被编辑部忽视,论文中介发挥了桥梁作用,在里面挣到大钱”。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云梦学刊》主编余三定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高校教授找到他,表示如果能发一篇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论文,愿意出两万元的费用。

  “市场真的很大,现在有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黎宇说,这个行业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起来了,“钱也不好挣了,我们老板现在的想法是,认真选几本刊物,好好打造一下,不能收钱就登,也要保重质量,他说这样以后才能挣大钱。”

  不合理的职称评审体系导致假刊横行

  我是河北某路桥建筑公司人事科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主抓单位的职称评审工作。在多年的人才管理实践中,我感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弊端。

  每年职称评审的时候,我都会到市人事局报卷,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职称材料,了解内情的我,感到悲凉和无奈,我们这些人为这些假东西奔波劳累,值得吗?有意义吗?

  学历再高,能力再强,没有论文,一票否决

  当前,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实行职称决定制,一个人的工资水准取决于具有什么样的职称,职称高则工资高,职称低则工资低。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职称,即使不认真工作,也会享受高工资,高待遇,以及单位交的高保险,退休后拿到高退休金。

  在我们单位,正高级职称比高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14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00元;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每月工资平均多约700元,各项保险单位要多缴约260元。

  而且,一旦取得某个职称,这种高待遇就一直享受,一直到去世。因此,职称成为像我们这种单位人员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然而,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到现在的职称评审越来越“异化”,尤其是形式化和材料化,像中级职称的评审,就是只看材料不看人,使得职称评审成为材料“PK”的战场。谁的材料多,谁的材料内容“丰富”,谁就能顺利晋级,材料少的只能被刷掉。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材料都是可以事先准备的,无论是论文,业绩,还是奖励,都是可以事先“做”出来的。

  以交通工程专业中级职称(即工程师)的评审条件为例,我们评中级对论文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在省级以上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以上;(2)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

  这一条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心中之痛。因为其他条件都很虚,只有论文这项条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各级职称审验机关都把论文作为审验重点,有就过,没有就被淘汰,具有“一票否决”的威力。没有论文或论文未达到规定篇数者,即使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业务再精,也一样不能参评。

  如果不是为评职称,谁会愿意花大价钱发表论文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拼命钻门子、找路子,寻求能发表论文的学术刊物,希望能发表论文,拿到职称晋升的敲门砖,为提高工资铺平道路。

  然而,近几年,形势有了改观。这种改观不是因为职称评审不需要论文了,而是因为能发表论文的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多如牛毛。但这些期刊都要版面费,而且明码标价。甚至,如果自己不会写,只需掏钱,自有人捉刀代笔,写好后奉上,只需签上大名即可,要几篇就给几篇。

  据我近年的观察,职称论文绝大多数是有偿刊登的。所以,为什么那么多质量低下的学术期刊甚至虚假期刊能够存在并且横行无忌呢,关键就在于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这是最基本的规律。

  很多编辑部、出版商都是靠职称论文养活的。我了解到,一些假刊每年从专业技术人员身上榨取的钱财成百上千万元。而为了拿到论文这个职称评审的敲门砖,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得不忍气吞声,我身边为了发论文的人,花上千元到四五千元的都有。有些着急的,甚至只要能发表,要多少钱都乖乖奉上。

  试想,如果不是为评职称,谁会愿意花大价钱发表论文?认真看看那些论文吧,严重抄袭,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内容空洞,无病呻吟,连垃圾都不如。垃圾还能发电创造财富,但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论文,除了浪费就是浪费,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耗费了社会资源。

  但为了迎合职称评审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又迫于无奈,不得不做。他们甚至提前两三年就开始准备,因为只有这样,评职称时材料才会“丰富”,才有更大把握评上。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安心工作,因为职称直接与工资挂钩,职称上不去工资就上不去,他们努力找路子,凑材料,这极大地耗费了他们的精力,使他们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在我的观察中,也有一些业务精熟、业绩突出的技术人员,不愿违心弄论文、弄业绩,以致多年评不上职称。相反,一些业务一般,有些甚至没在工程岗位、没干过工程、从来就不懂工程的员工,他们从事组织、宣传、办公室业务,却凭借人头熟、关系广,整的材料异常“丰富”,反而评上了工程师甚至高级工程师。

  这种酸楚我自己有切身体会,1998年,我具备了评中级职称的资格,就因为不愿找关系求人,没有发表论文,所以一直不能评。直到5年后,我找关系自己掏钱发表了两篇论文,才顺利评上中级职称。

  僵化的职称评审体系应该改革

  我认为,当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也越来越背离了职称评审的初衷和本意,它无法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也不能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真实技术水准,反而成为了他们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成为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种制度在我们基层单位造成的后果是,很少有人安心工作,他们只想为评职称而努力,专业技术人员熬了初级想熬中级,熬了中级想熬高级,熬了高级还得熬正高。技术工人也一样,熬了初级工想熬中级工,熬了中级工还想熬高级工,熬了高级工还想熬技师,熬完技师还想再熬高级技师。生命不息,评职称不止。

  这种职称评审制度破坏了基层单位的诚信与公正,败坏了单位风气,打击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他们心理的严重失衡。本来,我们希望通过职称评审机制,促进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水平,尽快成为单位工程建设的骨干,为单位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现实却令人尴尬,他们不再比技术、比能力、比业绩,而是削尖脑袋去比职称、比材料、比工资。带来的后果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再去钻研技术,难以成长为挑得起大梁、担负得起项目管理的骨干人才,工程建设水准受到严重制约,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职称评审虽然让我们拥有了很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起到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却屈指可数。

  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我们能深刻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难处和痛处。在一条条“评审条件”的限制下,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屈服于那些人人可凑出来的材料。当我们看到他们每年为整这些材料而殚精竭虑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批又一批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思进取,甚至有些不务正业地去找路子、整材料的时候,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但我又无可奈何,因为职称关系着切身利益,我们没有理由阻止他们去“弄材料”,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工作荒废而束手无策。

  我觉得,一些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余,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发表一些论文以资交流与借鉴,这无可厚非,也值得大力提倡,但把论文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硬杠杠,作为一票否决的标准,这就必然导致出现“异化”。

  在和各个单位的朋友交流中,我认识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无论在交通、建筑领域,还是其他专业技术领域,都是个共性问题。当问题如此具有普遍性时,我不得不对职称评审的体系产生怀疑。

  作为职称管理者,我觉得,职称评审的导向,应是让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并且能通过职称评审这一平台,使他们更有劲头、更有动力地去追求知识,钻研业务,职称晋升能成为他们业务更加成熟、更加精深的标志,通过职称评审,促进他们的技术业务不断发展与进步,使我们单位修的路更好、工程质量更高、经济效益更显著,这才是应有的导向。

  现实与之背道而驰。说实话,多年的职称评审工作让我厌倦,也让我越来越感到问题的紧迫性。我想,这种僵化的职称评审体系应该寿终正寝了,主管部门应该改革职称评审体系,代之以更加科学、更加灵活、更加易于操作的人才评价模式。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