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关村生物医药论坛为产学研搭台

2010.4.19

  “园区是科技创新的工具,北京的高新园区具备了成功的条件。”4月12日,在中关村生物医药国际论坛上,DNA双螺旋结构学说的提出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称。

  旨在为中国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发展探索新途径、搭建“产学研”健康、稳定、长势发展的契机与平台,中关村生物医药国际论坛邀请了詹姆斯·沃森与北京生物医药界的众多专家学者登台演讲。

  中关村地处高校科研资源丰富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北京医药集团、北京同仁堂集团、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三大集团的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新产品研发、大品种再开发、生产工艺关键技术提升等方面硕果累累。同时,以泰德、源德、乐普、双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专有技术的高成长性企业已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专有技术或独家品种,这些企业盈利能力强劲,销售利润率往往高达50%。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全面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从政策引导、人才吸引、基地建设等方面为生物医药产业营造了适宜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支撑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计到2012年,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实现新增亿元企业20家至30家,新增生物医药产品30个至40个。届时,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从战略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

  “想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尊严,要像管理棒球队一样管理科研团队。要学会放权,给自己的科研团队以安全感。”詹姆斯·沃森以亲身经历阐述了合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从管理、人才和筹资等角度介绍了他眼中的科研,“只有懂科学背景的人才能驾驭高科技企业。”詹姆斯·沃森对中关村的发展模式表示赞许,并鼓励生物医药界的从业人员勤于思考,“不能把博士当作技术人员,同时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和科研的竞争对手交流。”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