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政法司司长别涛26日指出,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最近几年较突出,现在监管执法力度加大让企业感受到压力,试图在数据上作假,掩盖真相,逃避应该承担的成本,规避法律的制裁;这次司法解释针对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规定、增补了专门的定罪量刑标准,解决了监测数据作假的认定难、处罚软、制裁不力的突出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会今日举行。有记者问:“《解释》规定了相应的定罪量刑的标准,环保部对此有何评价?”

   别涛表示,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最近几年表现比较突出,客观的原因可能是现在监管执法包括司法打击力度加大了,企业感受到了压力,试图在数据上作假,掩盖真相,逃避应该承担的成本,规避法律的制裁。所以这次司法解释根据这种情况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他介绍,环保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监测数据的质量监控和管理,把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管的一个线索、“哨兵”,一个基础,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严厉打击数据的弄虚作假,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2014年修改之后的环保法专门针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针对数据弄虚作假的规定了严厉的行政处罚,包括首次引入行政拘留。有关领导指使篡改、伪造检测数据的行为也要实施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