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江水进京需过三关 问题水不进京、不进城、不进厂

2014.7.08

banquan11.jpeg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正式通水。可以说,稳定的水源、可靠的供水、安全的水质是北京可持续发展必要支撑条件中最薄弱的一环。通水前北京市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又如何保证水质安全的?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进京前:加快水污染防治

  “南水北调工程成败在水质,为保障饮水安全,沿线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加快水污染防治,提前实现治污和生态建设目标。”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南水北调东线,原来沿线水污染非常严重,2000年36个控制断面中仅1个达标,绝大多数为V类或劣V类,部分河段水质指标超标数10倍甚至上百倍。经过10年治污,2012年36个断面全部达标,山东、江苏两省治污工作至少提前了15年。

  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中线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3省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两期规划,投资建设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关停污染企业2000多家,确保一渠清水输入豫冀津京,这也使当地水污染防治工作至少提前了5年~10年。

  目前,丹江口水库现状水质总体保持优良,为Ⅰ~Ⅱ类,局部库湾氮、磷等指标偏高,但经过1000多公里长途跋涉会得到自然降解。中线取水口(河南南阳陶岔渠首)水质常年保持Ⅰ~Ⅱ类,中线干线全线采用明渠及管涵方式输水,进入北京后全部为地下管涵。

  那么,如何保证在进京前的一千多公里明渠不出现水污染?

  “一是在总干渠两侧设置截流沟和导流沟,防止外部洪沥水进入干渠,控制面源污染;二是在总干渠沿线两侧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开口线外两侧设置隔离带、架设防护网,防止人为污染;三是全线交叉的河道、公路、铁路和管线全部采用立交方式,确保污染物不进渠道;四是沿线建立水质监测网络系统和水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保证到京后保持为地表水Ⅱ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进京后:构筑三道防线

  据了解,在中线水质统一监测的基础上,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北京市专门构筑了“三道防线”,并建设相应的水质监测预警设施。

  第一道防线:当来水水质出现问题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问题水“不进京”;第二道防线: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问题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问题水“不进城”;第三道防线:当水厂取水口前水质发现问题时,停止取水,问题水“不进厂”。

  此外,北京市南水北调、水务、环保、卫生、自来水、海委、国调办、中线局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了联合水质监测预警机制,随时掌握水质情况。

  “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水质监督体系建设,按照知名专家领衔、公众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自测与第三方平行检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开放的水质监测平台,增强水质监测数据的公信力。”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进行行业自律监测,采用实验室监测、自动检测、应急移动监测等方式对干线北京段及市内配套工程34个监测断面进行监测。硫酸盐、总铜、总铅、总锌、总镉、总砷等指标每个小时都会通过自动监测自动上传;实验室人员每月两次对42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对109项指标的人工监测则为每季度1次。通水前后,专人24小时盯守,实时对水质进行监测。

  启示:南水北调带来了什么?

  今年通水后,近一段时期内每年北京将迎来10.5亿立方米的长江水。据工作人员介绍,南水北调调来的水全都是清水,而且是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清水,占城市生活、工业新水比例将达到50%以上。

  同时,这些水将对北京各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首先,可以显著强化供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了密云水库出水量,还将中线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同时回补密怀顺水源地,将大大加强北京市水资源战略储备。

  其次,还会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通过逐步关闭自备井,让应急水源地“休养生息”,并进行天然回补和适当的人工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趋势;可向干枯的河湖补充清水,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水质,恢复和扩大河湖水面约1万公顷,有助于逐步恢复水生态功能;促进北京市加快河湖水系水污染治理步伐,提前实现治污和生态建设目标。

  “在确保市民用水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利用南水北调输水线路连通北京五大水系、沟通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返还城市生活和工业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 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还将在提高首都资源承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通过了《南水北调来水进京及配套工程后续规划建议》,计划在2030年前,构建多元调水保障体系,实现调水有通道、水源储备有空间、水系河网有连通、供水安全有保障。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