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一个抗癫痫药的浓度方法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测定一个抗癫痫药的浓度的方法,其使用的是血清。这几年看了不少文章,用的都是血浆,就想问一下两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在具体选择的时候该怎么选择用哪一种?同时看到方法里面固相萃取小柱直接离心,可以吗?不知道哪位战友有没有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介绍一下,不甚感激!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xgy412 (2016-4-11 10:15:35)

    血浆和血清本身的差别仅在于有没有纤维蛋白,都差不多,一般都选血浆,血浆毕竟多嘛,通常仅在抗凝剂有干扰的时候才会用不加抗凝剂的血清样品
  • daomei (2016-4-11 10:15:53)

    SPE当然好了,就是成本比较高,不过肯定也是过的血浆或血清,用全血的非常少
  • 钻石 (2016-4-11 10:16:18)

    在人体起作用的是游离药物的浓度,血浆和血清测出来的结果是否有差别呢,如果有那么谁更接近真实的情况呢?我们平时测的血药浓度究竟是游离药物浓度,还是血液中含有的药物浓度?不知为什么最近突然脑袋好像短路了一样,希望大侠可以指点指点我这个走入迷途的孩子吧!
  • yuanyuan (2016-4-11 10:16:41)

    大多情况下,我们测的是血浆中药物的总浓度,游离药物和蛋白结合药物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游离药物减少后,结合药物可以得以释放,因此药代动力学中考察是总浓度。药物与蛋白结合的强度是通过另外一个实验药物蛋白结合率来考察的。
  • 大花猫bb (2016-4-11 10:17:03)

    恩,谢谢,其实自己走入死胡同了,主要是考虑血浆和血清两者测得的结果是否一致,觉得血清的处理过程中,不知道是否有药物结合蛋白的丢失,导致结果不准,检索了一下文献,没有找到相应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文章,或者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还是说这个问题比较小白?
  • 妮子@ (2016-4-11 10:17:24)

    药物是否由于蛋白结合而损失可通过方法的准确度(回收率)来考察。
  • 无怨无悔 (2016-4-11 10:17:44)

    回收率可以检测的是在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损失,但是这里的情况是,我们用来测定回收率的质控样本也是来源于血清,我的意思在在血液转化为血浆和血清的这两种过程中会不会带来不同的药物损失,而导致结果不同?
  • yayayu (2016-4-11 10:18:06)

    如果标线制备方法和样品制备方法是相同的,可以不考虑差别。当然,如果做实验证实下,更好了。
  • 兔子 (2016-4-11 10:18:30)

    个人感觉检测的浓度应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