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OLED照明产业迎发展先机 专家呼吁加大装备研制力度

2013.9.25

  出生在大陆、生长在台湾、工作在美国的田元生是世界著名OLED专家。他不曾想到,自己最令人兴奋的事业巅峰会在南京出现。这位领导研发OLED照明技术10多年的华裔博士上月宣布,中国第一条线性OLED照明生产线在南京第壹有机光电公司首产成功,同时,在田元生带领下,该公司还成功研制出能效达 111.7流明/瓦的内光提取白光OLED照明器件,技术指标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然而,好消息的背后却掩盖不住OLED产业化中的装备落后之痛:目前该公司投产的OLED“二代线”设备全部产自国外,对此,曾制订两三年内上五代或六代线宏伟计划的田元生,不禁大声疾呼,OLED是为数不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新兴产业,国产装备制造业不能再错失发展良机,是时候抱团抗衡国外厂商了!

  OLED是点亮未来的新兴产业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主要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

  田元生在展示厅拿起一块OLED照明面板向记者解释它的构造和原理:上下两片薄至0.7毫米的玻璃基板,中间夹着由15种材料组成的20层发光涂层。这20层涂层叠加起来仅仅只有300纳米。

  这个看似简单的结构,一旦通上电就能发光。能耗分别只是白炽灯和节能灯的1/6和1/2,与LED相当但光质比其好,并且制造、使用、回收等环节污染非常少,被誉为第四代照明的新型光源。

  OLED技术由柯达公司华裔科学家邓青云博士于1979年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柯达公司投入了相当的人力财力对OLED进行研究。柯达公司破产前,田元生曾领导OLED照明技术团队潜心研究近10年,掌握多项发明ZL,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公司或研发机构比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深入更持久。

  离开老东家柯达后,田元生不断寻找合适的机会,希望把未完成的OLED产业化梦想化为现实。最终,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田元生与他的技术落户南京。为此,南京提供了土地、厂房和资金等过亿元的优厚支持,田元生还专门把夫人也接到南京,并为企业起名为南京第壹有机光电公司。

  田元生坦言,美国有大把的高端人才,韩国有大笔的资金实力,台湾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他哪都没去。之所以把OLED照明项目落户在南京,田元生看中的是中国大陆有未来最大的OLED照明市场,还有政府对发展新兴产业的强力扶持政策,这使得中国是世界上最可能发展成功OLED照明企业的地方。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市化过渡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建筑工程量占世界的50%,而OLED作为一种新型照明灯具,最适用于新建筑领域。同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关键阶段,政府和民众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对经济转型的期望,都预示着OLED照明产业的希望在中国。

  国内OLED照明产业迎来率先发展良机

  田元生已经60多岁了,但他还是咬着牙与时间赛跑,与强手赛跑。

  在他看来,OLED照明是为数不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新兴产业,有望改写百年来新兴产业完全由欧美国家主导的历史。

  目前,全球OLED照明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欧美日韩等国为加快抢占产业制高点,从战略高度制定了发展规划。欧盟建立了“OLED-100计划” 等多项发展项目;美国能源部的固态照明多年计划已经施行了近10年;韩国政府计划2027年将照明光源全部替换为固态照明;日本政府期望在2030年整体实现第四代高效照明。

  与此同时,世界知名企业也相继投身OLED照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2010年LG集团购买了柯达公司所有OLEDZL,2011年年底建成一条线性生产线;日本松下与出光公司合作启动OLED照明事业;飞利浦已放弃OLED显示,全力投入OLED照明;美国GE、日本NEC、日立等企业也已把 OLED照明列入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大陆OLED产业主要集中在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上,OLED照明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小规模研发阶段。

  得益于田元生的加盟,第壹光电在起步之初就拔得国内头筹。但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第壹光电创建的时间晚,资金人才装备等条件在对手面前更是九牛一毛。

  为了从源头超越对手,田元生创立第壹光电后,首先做的不是盖厂房买设备,而是组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OLED照明研发实验室,并从国内招募了数十名研发人员。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在同时推进研发、中试和产业化:3年时间里,拥有了器件结构和光提取两项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并研制出磷荧光混合OLED照明面板,性能目前远超国际同类器件;已申请ZL62件,授权34件;已完成企业标准的制定和备案,并参与行业、国家OLED标准化工作;建立了中试放大线及产能达两万平方米规模的线性量产线,成为世界OLED照明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之一。

  一流技术再次遭遇国产装备落后之痛

  目前,第壹光电已成功实现370mm×470mm照明面板二代线的首产,虽然已处世界先进,但因产量不大,成本仍然较高。田元生表示,在工艺流程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把现在生产线扩充为五代或六代线,即可大幅降低OLED的生产成本,一旦OLED照明面板售价降到每平方米6000元,就有与现有灯具竞争的实力。由于有液晶显示面板产业作为基础,从二代线发展到六代甚至八代线过程,将有可能在4—6年内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必将极大地加速O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

  我们已拥有发展OLED照明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缺少的是让技术落地的装备。靠着手中的核心技术,第壹光电在OLED照明产业赛跑中,超越对手率先入弯。但建立在别人装备基础上的产业还能走多远,谁心里都没有底。

  第壹光电目前投入数亿元建立的二代量产线,设备基本都来自外国厂商,不仅要价高,而且产业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技术的升级、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相当限制。要建立真正长期领先世界的照明或其他产业,在国内建立领先世界的设备技术和产业是迫不及待的。

  记者跟着田元生在生产线从头走到尾。这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包括了溅镀、玻璃清洗、激光蚀刻、有机蒸镀、金属蒸镀、封装、切割等数十种设备。其中,有机蒸镀、金属蒸镀、封装等技术含量很高的设备,国内还没有研制成功的报道。

  田元生认为,制造高科技产品的设备虽然复杂,但在国内建立世界领先设备产业是很有可能的。真正的挑战未必是技术,而是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这类生产设备成本动辄上亿元,终端厂商的命脉往往依赖着单一一条生产线,如果设备企业没有实际的业绩也必须有完整无瑕的数据,否则再便宜的设备终端厂商也不敢用。国内的设备企业要想能被业者接受、能与国外竞争,必须循序渐进,踏实地走每一步路。这需要时间和金钱,而一般的私人企业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与耐心的。如果太急于见到成果、利润,就很容易再度走进“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主导者必须是政府,把它当成经济转型必须走的路、必须做的投资,有计划、定向、专一地长期扶植。同时,设备与工艺是分不开的,紧紧围绕生产工艺才能开发出实际有用、成本低廉、稳定性高的设备。近年来,韩国在政府的强力支持、生产厂家的带头下,有些生产设备已超越了欧美、日本。他们的做法很值得国内借鉴。

  对此,田元生呼吁,国家应该集中财力对装备业进行支持,设立必要的科技专项,让设备研制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开发OLED产业装备。同时,国家要设立具体的奖励措施,从物质和政策上鼓励民族企业使用国产装备。这样,海外华裔科学家数十年研究和国内企业多年追赶换取的产业优势才会得到巩固,民族新兴产业才有可能真正赢得国际话语权。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