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诺奖得主称文理过早分科不利人才培养

2008.4.11

几乎每个来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奖?

波士顿大学教授谢尔登·格拉肖博士也不例外。实际上,这位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弱电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的创建者在其他国家也碰到过同样的问题。意大利的有关人员问他:我们对基础研究投入那么多,什么时候拿诺贝尔奖呢?

400_200804111007251.jpg

格拉肖博士的回答是一样的:“诺贝尔奖不应是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刻意追求的,如果你的科研实力足够强,诺贝尔奖会不请自来。”

实际上,这位75岁的教授更在意的是:这世上没有通向诺贝尔奖之路,如果青年人的学习与研究只是为了获得诺贝尔奖那就太糟糕了!

从昨天开始,满头白发的格拉肖博士以名为“科学发现源自偶然机会或精心规划――论基础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的主题演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拉开了2008年“霍尼韦尔――诺贝尔全球校园行”活动的帷幕,也启动了与北航青年学子们为期一天半的分享之旅。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他与学子们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分享自己的大学时光,当然,也分享了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

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格拉肖博士在哥本哈根继续做研究,但当时的他和周围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有什么重大意义。很多年过去了,格拉肖博士和两个同伴却因为对这项研究的独立贡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格拉肖博士称自己从没想过去追求诺贝尔奖。他的理想是成为大学里比较好的物理老师,目标是进一步拓展人类的知识,然而他却让人类对生存的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也正是他所做研究的意义所在。

这位物理老师热爱文学,了解音乐,喜欢读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但是,在与北航学子们一样的年纪时,他也只是一个物理专业学生,他的兴趣还是在自己的专业上,对专业以外的学科,尤其是文科,属于“被动学习”。

美国的教育体系与大多数国家不相同:美国的高中不分科,大学也不太分科。对美国大学生而言,必须学习哲学和历史。一个典型的情况是:美国大学生一半时间是学习专业,另外一半时间学习与本专业无关的学科。

格拉肖博士在本科阶段学习研究生的数学和物理课程,把文科学习的时间减到最少。到了读研究生的时候,他意识到,一个文明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便又反过来学习文学。他还花费一定的时间专门学习中国音乐。

这种学习让他感觉终身受益。实际上,在过去的25年中,格拉肖博士不仅在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继续进行基础研究,还专注于激发高中生对科学的兴趣,致力于提高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日本有很多物理学的同行,其中不乏格拉肖博士尊敬的物理学大家。可是有的物理学家只懂物理知识,对本国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而格拉肖博士碰到一位前苏联的物理学家,了解美国的历史比他自己还要清楚,这让他十分佩服。

“我认为美国的这种体制很好。”格拉肖博士说:“对中国来说,不需要过早的分科,这很重要。工科的学生不能只懂工科,却不懂本国的历史文化。”

格拉肖博士还给中国的学生提了一个建议。“我曾招收过许多顶尖的中国学生,他们都十分优秀,但我还不了解中国的平均教育水平和情况,只能说对物理学科的学生略有所知。我认为,中国物理教育的理论成分偏重,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即便是研究理论物理,我也认为他们应该多去实验室,多动手。”

为了能与更多的青年学生交流,今天早上,格拉肖博士又把外国教授与学生们通行的交流方式――早餐会搬到了北航。在与北航的20名学子共进早餐后,他送给每名学生一本自己的自传。这是他仅有的3本著作中的一本。格拉肖博士希望:“你们能够从中找到开启研究这个更大的世界的钥匙,发现乐趣与灵感。”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