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寻找中西医学交汇点 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

2007.6.28

寻找中西医学交汇点 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
中欧中医药大会发言摘编
 

    中医药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日益引起世人的瞩目。为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科技部在罗马举办了“中欧中医药大会”,希望与各国有共识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探讨合作,推动中医药创新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完善。此次大会引起欧洲各国对中医药的广泛兴趣,与会代表对中医药的发展与合作展望发表了真知灼见。在此选编大会部分中外专家的交流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质量标准是中药国际化的关键

  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平

  中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中药是按药品严格管理而非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其药材或成药均应标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但因药材来源、成药制法等不同于化学药,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尚存几点思考。

  一是中药的临床评价问题。中药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强调系统整体治疗而非单以症状是否改善为唯一指标,故中药的临床评价指标能否仅以短期症状改善为标准值得商榷。

  二是中药的成分分析问题。中药来源于天然,有一部分已提纯至单一成分,成为符合现代医药理论的药品(如黄连素、青蒿素、紫杉醇等),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经过长期用药实践证明有效,属于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而其中的任何单一组分并不比多组分效果好。因此,不宜用提纯的观点来评价所有的中药,亦不可能将所有中药都进行分离提纯为单一成分。

  三是中药的质量标准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一种成分不能代表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中药。因此在制定质量标准时,不必要花费巨大代价去测定每一种成分(特别是含量很低难以测出的,如鱼腥草含48种成分)。应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控制安全、有效性的问题,如生物测定模型与方法。例如灯盏花素注射液在小鼠急性脑循环障碍改善及细胞毒试验证明,尽管标准已经对提纯的主要组分进行测定,但各地产品的生物活性仍有明显不同,因此生物测定方法会更加有效。

  四是中药的质量控制问题。针对药材产地、生产工艺等不同可能引起的差异,推进GAP、GMP等尤为重要。但对于成分复杂却又疗效肯定的药品,采用宏观控制而非具体每一成分分析,建立实用的质控标准也应成为重要的选择。

  安全、有效、可控是中药走向国际的前提

  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果德安

  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且其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随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炮制手段以及储藏方法等环节的不同而呈现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中药进行现代质量控制,实现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药走向国际的前提条件。

  根据资源表明,中药有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迄今为止,总计约有50家中药材生产企业的70个中药材品种通过了GAP认证,其中包括丹参、三七、人参等常用中药材,为中药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后续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中药的质量涉及到中药生产的一系列环节,所以,中药的质量控制要布局在中药的各个环节中。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指纹图谱技术与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相结合是全面控制中药质量的可行模式。根据所用方法的不同可将指纹图谱分为色谱指纹图谱、光谱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等三类。

  近50年来,中国在中药化学和活性成分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研究了四百多种中药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鉴定化学成分12000多种,其中新化合物2000多个,并发现其中很多成分显示良好的生物活性。近年对临床证明疗效显著的单味中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及相关作用机理研究。如在对丹参的研究中,分离鉴定了其中的60多种活性成分,并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新丹参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乳腺癌的活性。

  对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的系统化学成分、药代动力学及作用机理研究,阐明了这些中药复杂体系的药效物质基础。如近年来进行了四物汤、补阳还五汤以及和冠心二号等复方的研究。此外还对民间记载的具有治疗癌症、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作用的药用植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