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陈建国:四各方面谈企业家环保热情怎样激发

2012.4.20

  有这样一则消息,为举办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山西省大同市某企业董事长捐资1000万元。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要求各参赛单位设计并实际建造一栋住宅,以太阳能作为这一住宅运行和生活能源的惟一来源,属于一项环保活动。企业的掌舵者愿意为环保活动助力,这样的行为值得肯定。

  事实上,作为企业家,他们大多具有创新力、洞察力、统筹力和领导力,也很清楚污染环境是危害自己和子孙后代的事情,对自己和企业不仅没有好处,还会面临经济或法律的制裁。从内心出发,他们愿意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但在现实社会中,为什么还有大量污染企业存在?为什么很多企业依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究其原因,外在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尽可能占据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条件,如自然资源、区域资源、人力资源,这势必催生资源掠夺式开发的局面。二是一些政府部门奉行唯GDP观念,纵容企业的污染行为,缺乏有力手段督促企业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使企业忽略了环境成本。三是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或缺乏,人们对环境状况的期待仅限于生存健康,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期待水平更低,公众环境保护知识较少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除了外因,内因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从内因看,虽然企业家希望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好环境,但如果行业内相同产品类别的其他企业在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规避环境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了竞争优势,那么,本来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改变不利的竞争地位,也不得不违背环境法律法规。这样,污染环境就成为同行业企业的共谋,成为企业为生存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因此,笔者认为,要激发企业家的环保精神就要改变社会生产机制,让企业家在关心环保的同时,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第一,提高企业生产环保标准。提高生产标准有利于企业减少在生产、再生产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制定标准时需要联合同行业、同类产品处于中上等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位于前列的企业,研究其技术方法、污染排放情况及污染治理方案,并将标准强制执行。这样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镜,企业家就不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放弃污染防治。企业的竞争就会转变到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效率和品牌信任度上。这就消除了企业家环保精神实现的外在阻碍因素。

  第二,环境监管要体现在生产、再生产全过程。要保障生产标准有良好的执行环境和有效的监督。防微杜渐、未雨绸缪是使我们免受更大伤害的重要措施。环境保护不应停留在末端治理,应该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再生产全过程。这就要求环保工作者必须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和污染情况,帮助企业防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提高社会公众环境知识水平。要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积极倡导融入环境文化、环境理念的生活方式,形成绿色消费观念。例如,倡导公众不再购买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产品。在绿色消费观念的推动下,在全社会形成生态商业文化,倒逼企业重塑企业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要将企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行为公之于众,让污染环境的企业在遭受经济和法律制裁的同时,受到来自社会公众的舆论压力。迫使企业为环境保护做出努力。

  世界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分水岭:企业的增长和赢利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促进生态保护、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远见的企业家应利用经济转型的机遇,带领企业走一条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