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矿用救生舱完成106小时载人试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河北矿用救生舱完成106小时载人试验
10月19日早8点,开滦集团铁拓重机公司机货车间的大厂房内一片欢腾:10、9、8、7、6……随着在场人员的倒计时,8名参加试验的人员从KJYF-96/8型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内走出,宣布了河北省首台矿用救生舱106小时载人试验获得成功。
  
  据了解,载人试验主要是在人进入舱内后,通过模拟井下避险条件,体验人对舱内环境的生存适应性,同时对舱内压力、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氧含量等相关技术数据进行测试,检测救生舱是否能达到设计标准,能否满足井下避险要求。
  
  10月14日22点,由8人组成的载人试验小分队进入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内,开始了长达四天五夜106小时的人体试验。
  
  参与井下救生舱载人试验的开滦铁拓重机公司质监中心工程师逯雪浦介绍说,舱内设计比较合理,空间比较宽松,能坐着也能躺着,舱内设备经过实践检验都是很可靠的。因此,这8个人在舱里呆了四天五夜,感觉还能适应里面的生活。
  
  据悉,该救生舱长9.82米、宽1.5米、高1.9米,额定载员8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最长防护时间大于120小时。舱内配备了食品、饮用水以及氧气自救器、急救箱、灭火器、应急照明、人体排泄物收集器等设备。
  
  这是我国第一次模拟矿井下环境、第一次由煤炭企业生产的救生舱,为明年我国全面推广使用和改进救生舱提供了重要的一手数据。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河北矿用救生舱完成106小时载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