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法华媒:中国治霾须坚持下去 不会拖垮经济

2014.1.26

  法国《欧洲时报》近期文章指,中国多点爆发的灰霾让民众感到天朗气清的可贵,也让官方再下决心“高压”治霾。有人担心,治霾将拖累中国经济。专家分析认为,比起暂时以粗放方式支撑的经济发展,清洁的环境、民众身心健康、生活品质改善,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对经济负面的影响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治理雾霾必须坚持下去。

  文章摘编如下:

  多点爆发的灰霾让民众感到天朗气清的可贵,也让官方再下决心“高压”治霾。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治霾总指南——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瞄准产业、能源结构,并严格设定治霾时间表。随后,官方又出台化解产能过剩方案,并密集提高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等重污染行业的排放标准。

  “这个角度看,影响经济应该说是一种必然”,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由于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业能源的消耗和排放,要治理必然涉及企业关停,“显然对实体经济来讲,影响还是很大的”。

  为减少污染源头的排放,中国各地开始压减过剩产能,特别是高污染排放产业。以污染最严重的京津冀为例,到2014年,河北将压减1500万吨钢、1000万吨水泥、1500万吨煤的过剩产能,即便这些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已成为地方经济支柱。

  与此同时,官方还三令五申以“高压态势”检查污染物排放、餐饮服务业油烟净化、老旧车辆淘汰等;并在12月开出第一笔“雾霾罚单”,沈阳等8座东北城市被罚5420万元(人民币,下同)。

  “环境保护最关键的还是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在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看来,与“乌纱帽”挂钩将真正带动中国的治霾进展。

  今年11月,中央首次提出坚决纠正唯GDP用干部问题;12月初,中共中央组织部又发文明确,对地方党政官员考核,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再以GDP论英雄。

  治理雾霾,看似很难避免对GDP增长的影响。2013年,河北省关闭了8000多家企业,据了解,这影响河北当年GDP增速“一个多百分点”。 2014年,河北也将增速预期调低至8%。东部的南京市也将新年经济增速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旨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预留空间”。

  “简单的关停迁,确实可能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但中国的治霾是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在一起的”,潘家华称,从污染型经济向清洁型经济的转变,从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转型,不仅不会拖累经济,反而会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

  以秸秆焚烧为例,今年入冬一场笼罩东北的灰霾,其主要污染源之一即秸秆焚烧。而如果将秸秆加工生成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利用,不仅满足了能源需求,也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可见,要想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除了升级产业“存量”,中国还要不断拓展新兴产业的“增量”。事实上,治理污染能够催生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污染治理技术等产业。

  “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最终还是为了生活品质的提高”,潘家华认为,从这个角度讲,比起暂时以粗放方式支撑的经济发展,清洁的环境、民众身心健康、生活品质改善,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对经济负面的影响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治理雾霾必须坚持下去”。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