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三江源生态移民迁出7年 新生活幸福指数引关注

2012.8.08

  图为2008年新建的青海省河南县宁木特乡浪琴村生态移民社区,现有住户122户。

  申维祖摄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有这样一批人做出了牺牲,他们就是三江源的广大搬迁牧民。对于他们来说,祖祖辈辈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态移民”的身份使他们朝夕之间成为非农、非牧也非城镇居民的特殊社会群体,生活收入低成了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那么,在实施三江源生态补偿过程中,如何保证三江源搬迁牧民的基本生活?如何让牧民脱贫致富?本期刊发相关报道。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自2005年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以来,三江源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为从根本上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功能退化趋势,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机制,201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试验区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21个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这无疑为三江源地区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注入强大动力。

  弹指一挥间,7年过去了。记者从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011年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累计生态移民14477户。那么,搬迁点牧民后续产业发展如何呢?当记者走进生态搬迁社区,体味到了牧民幸福生活的心情;来到苍松叠翠的封山育林区,感受到了盎然生机。

  江源新村暖意浓浓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三江源新村,伴随袅袅炊烟升起,奶茶的香味弥散开来。村里住着125户人家。

  吃过早饭约9点钟,今年49岁的万玛才让和往常一样来到合作社的藏式用品加工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与村民华庆才让、叶西小措夫妇等5人赶制订购的帐篷和藏服。

  2011年10月,由三江源新村的32户人家出资12.8万元成立的这个藏式用品加工车间,寄托了搬迁牧民的新希望。他们是通过三江源搬迁牧民科技培训选出的裁缝能手。

  在只有一间房子的“车间”里,万玛才让介绍说:“我们每天每人能加工出一顶帐篷,纯利润100元,从去年到今年干了4个月,合作社通过加工帐篷和藏服一共挣了1.5万元。”

  据村支部书记改登介绍,三江源新村是2008年从泽库县麦秀镇的3个村跨区搬迁到同仁县的,起初大家对后续产业发展有些迷茫,无所适从,然而经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搬迁牧民科技培训后,逐步找到了发展定位。

  “我们组建的其他两个专业合作社也正在发挥效益。”在管委会主任夏吾扎西的带领下,大家来到藏香加工点。

  一进藏香加工大院,只见豌豆大小、红宝石般的颗粒状藏香晒了一大片。藏香车间机声隆隆,扎西正在加工机旁专心干活。“这个藏香加工合作社是我们3个村民投资建的,生产了5个月,就挣了6.8万元,效益好了,大家积极性就高。”扎西说。

  来到三江源新村牛羊育肥合作社圈舍,牧民朝本加和肉增正在打扫羊圈。前两天,他们出栏的70只羊在县城卖了个好价钱,每只羊净挣了300元,这让17户合作社社员信心倍增。“我们大家商量后决定,今年再养500~1000只羊。有了政府的支持,大家心里就觉得踏实。”

  “在3个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三江源新村的牧民群众致富的心情更加迫切了,从以前的‘要你富’转变为‘我要富’,这种变化就是润滑剂、催熟剂,对今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来说实在难能可贵。”青海省黄南州三江源办公室主任张仕清深有感触地说。

  石刻雕出经济富裕之花

  当,当,当……已是晌午,但是泽库县和日乡和日村的关却多杰、肉洛、彭措3名年轻人仍然不肯离开石刻车间,不愿停下手中捻转的钢錾和敲击的小铁锤。吉祥三宝、背水姑娘、如意祥龙……在石头上,生动活泼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和作品。

  走进和日村石雕展览室,陈列架上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石头迎着透进的阳光熠熠生辉。“这幅作品获得过青海省的奖励,那幅作品参加过省外的展览……”和日村村委会主任才让南杰指着挂满墙壁的获奖证书逐一介绍。其中,2008年由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发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石刻”铜牌放在了展览室的中间。

  据才让南杰介绍,2005年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后,和日村的100户人家从山上的草场集中搬迁到了山下,有着石刻传统的这100 户人家靠畅通的公路和市场信息,当年就解决了温饱问题。看到出路的76户牧民于2009年也搬到了山下。截至目前,全村221户人家中有264个牧民从事石刻、石雕艺术加工,这成为家家户户生活的主要来源。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需要,2009年和日村成立了和日石雕艺术有限公司,才让南杰任总经理。“去年,靠销售石雕石刻工艺品,全村实现收入225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900元,从2005年前人均收入不到700元的贫困村一下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国家和政府为了支持村里经济发展,去年给村里拨付了78万元的专项资金,为公司建起了加工车间,改变了先前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公司固定的石雕石刻手艺人增加了10人。”走进加工车间,抛光机、切割机等石雕石刻机械一应俱全。

  “平时我们夫妻两个人一起雕刻,一年下来,全家能收入两万元左右。最好的时候,家里一个人一年就能挣两万到3万元。”牧民班智说。

  “通过7年发展,我们已成了专业石刻村,现在草场上的存栏牛羊只有1600多头(只),全村6万多亩草场得到了全面恢复,牛羊比以前上膘快,牧草也明显长高了。”今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才让南杰对草原仍旧一往情深。

  生态养畜点亮牧民心

  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赛隆移民社区采访时,记者看到了另一番场景。

  2008年,173户牧民从二三十公里外草场集中搬迁到了县城尕巴松多镇。在社区建设的养畜育肥羊暖棚,记者看到赛隆移民社区的会计角巴抱了几捆草,还没到料槽边,就被紧跟在身后大大小小的欧拉羊包围。“这一圈有50多只母羊,春羔就产了近70只,有的母羊还是双胞胎‘妈妈’,成活率达到了 100%。”添过草后,不善言谈的角巴拍了拍手说。“如果不是建设养畜项目,建起宽敞明亮的暖棚,这样的产羔率和成活率在山上是不敢想的。”65岁的牧民桑德和手持念珠,仿佛在为肥羊满圈的暖棚祈祷。

  据赛隆移民社区村委会主任德格介绍,社区建设养畜暖棚是35户牧民每户集资了2000元,以及用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资金每户 2.87万元的专款修建的,共修建了12个圈、一个储草棚,面积超过了4200平方米。去年,出栏育肥羊700多只,由于市场价好,每只羊平均纯利达到了 190元。“现在由于资金问题羊圈还没完全利用起来,按照设计,每圈按养羊270只计算,养殖规模在3000多只。以每只羊获利150元计算,一年收入就在四五十万元。”陪同采访的县农牧局项目负责人铁军给记者和在场的牧民算了一笔账。

  同德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龙生泉认为,生态移民建设养畜配套项目的实施,不愧为解决搬迁牧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集中资金、重点投入、统一管理、民主监督、年底分红”的模式,对实现三江源牧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具有现实推动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