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米深陷科学伦理谜团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黄金大米深陷科学伦理谜团
小学生“被试验”谁在撒谎

如果不是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网站上,相信汤光文、荫士安、王茵等人不会在国内被如此关注。8月底,这篇试图证明黄金大米对于补充儿童胡萝卜素有明显效用的论文在该网站公布不到一个月,就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一场“强震”。

此后,一个名为“美国人拿中国儿童当小白鼠”的帖子在网上迅速流传,帖子直指有美国科研人员用小学生试验转基因大米,存在巨大风险。几乎在同时,绿色和平组织也向媒体爆料,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显示,由美国塔夫茨大学的汤光文领导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院和美国农业部资金支持的研究已经最终完成,研究选取72名6~8岁的健康儿童(均来自湖南省衡阳市一所小学),研究者让其中24名儿童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午餐进食60克黄金大米。

“转基因食品对于人健康具有潜在风险,一个美国机构用中国儿童的身体测试转基因大米,我们对这样的试验得以进行感到愤慨和不可思议。”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如是说。

《中国科学报》记者登录该杂志网站发现,这篇论文发表于2012年8月1日,名为β-Carotene in Golden Rice is as good as β-carotene in oil at providing vitamin A to children(《黄金大米中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

论文还显示,2008年,课题组将参加试验的72名湖南衡阳小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分别食用β-胡萝卜素胶囊、黄金大米和菠菜。其中,黄金大米和菠菜均来源于美国国家农业部休斯敦的一家儿童营养研究中心。论文称,食用黄金大米的试验获得了学生本人及其家长的同意,且该试验获得浙江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论文第一作者为美国塔夫茨大学Guangwen Tang(中国疾控中心译为汤光文),第二作者为湖南省疾控中心胡余明,第三作者为中国疾控中心荫士安,第四作者为浙江医学科学院王茵。

该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之后,最先表态的是湖南省疾控中心和衡阳市政府。9月2日,湖南疾控中心对外发表消息称,经过调查,符合论文论述的只有衡阳市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但当时参与的是中国疾控中心有关菠菜中的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研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项目,并未使用过任何转基因食物,其研究经费全部来自国内,未与境外研究机构联系过。而衡阳市政府进一步表示,他们使用的所有食材都来自国内。此后,胡余明、王茵均否认看过论文,并称对论文中的黄金大米的数据不知情。

9月4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致电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但工作人员称荫士安不在办公室,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

9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对外公开发布消息,称黄金大米的论文在发表之前,荫士安收到了《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发表通知,他签字同意发表。荫士安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为“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主要内容为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的研究,没有转基因大米的研究。关于汤光文负责的项目研究中是否使用黄金大米,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荫士安作了多次沟通,他表示不知情。但这里的“不知情”,与论文上所写以及荫士安签字同意发表的行为明显自相矛盾。

荫士安称,考虑其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汤光文负责的美国项目中,均有菠菜中类胡萝卜素转化效率研究的内容,故将两个项目的现场工作合并在一起进行。《中国科学报》记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查询到了这一资助项目,信息显示该项目获批金额为33万元。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发现,上述美国大学学者汤光文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访问教授,试验的中方负责人王茵则是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第三作者荫士安也是以浙江省医学科学学院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参与试验。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在此事件中的角色值得玩味。9月5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致电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但未获答复。

9月6日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向新华社记者承认,该机构的确曾在2003年为转基因黄金大米的人体试验提供过伦理审查,但在该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实施该项目的时间段内,该项目并未实施。

至今,黄金大米事件中的各方基本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国内的多方牵涉机构均承认有胡萝卜素转化试验的存在,但否认使用或者见过黄金大米。而国外的塔夫茨大学则一直称正在与汤光文沟通,至今尚未发布调查结果。

多名医学界、学术界人士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就目前对外公布的信息来看,存在两种可能。世界华人组织联盟教科文卫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原华盟医科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猛就表示,第一种可能是汤光文学术造假,即从未给参与试验的孩子食用黄金大米,而是用菠菜中胡萝卜素在人体中转化的数据直接造假,杜撰成文,或者汤光文、荫士安、王茵等人欺瞒湖南疾控、江口中心小学,暗中喂食黄金大米;第二种可能则存在中国疾控中心、湖南疾控中心、衡南县江口中心等有关机构对使用黄金大米知情,并且已经做过试验,但出于种种原因仍向外界否认。周猛认为,目前,有关机构的自查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应该呼吁公检法机关介入,对荫士安等人记录数据的电脑等资料予以查封,才有助于真相的澄清。

另据《中国科学报》记者9月10日从中国疾控中心得到的消息,目前当事人之一的荫士安已经被停职调查。

法规并不完善,缺乏具体的执行条例。在科学伦理方面,他呼吁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强立法,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是违反科学伦理应进行明确规定,并制定详细的惩罚措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系数

实际上,人们之所以对此次国外学者利用中国儿童试验黄金大米的效果大感愤怒,其根本原因在于,黄金大米是一种典型的转基因食品,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一直是业内长期争议不休的话题。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强认为,转基因就是把一些对人类健康有用的基因和抗病虫害等基因转入到一个原来没有这些基因的生物体中,让这个生物体对人类更有益。

俞强说,转基因的基本原理和我们熟悉的“杂交水稻和杂交水果”差不多,都是在原来的植物中“杂入”其他生物(多数是植物)的基因DNA,只不过是比“杂交植物”更准确定向地、更具选择性地“杂入”人们用试验证明过的、有效安全的(安全是相对的)基因DNA。如果经过大量和长期的试验检验后,证明其没有安全问题,将会逐步取代现在传统的“杂交”技术用以改造农业产品。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庆平也认为,至于安全性,没有转基因食物是绝对安全的道理,正如没有药物是绝对安全一样。转基因食品目前上市的还只有食用油等少量品种,至今未发现任何问题。只要科学家认为对人类有利,理论上可以转入任何一个基因。

俞强还表示,黄金大米的风险并不比很多儿童药物的风险高。从现有的理论和试验数据来说,黄金大米比许多药物要安全得多。所有儿童药物都需要在儿童体内作试验。听起来有点可怕,但为了治疗儿童疾病、挽救更多儿童的生命,这么做仍是目前的必要途径。黄金大米没必要作为大众食物,但作为治疗维生素A缺乏的病人,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植物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做客科学网访谈时也表示,这项测试的目的明确,科研设计合理,试验结果也达到了预期目的,从科学角度看不存在原则性错误,也不存在追究责任的问题。

李连达介绍,试验中的黄金大米不是药品,也不是普通食品,应属保健食品范畴,可定为“强化食品”,其与普通大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β-胡萝卜素含量稍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引起化学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慢性蓄积性中毒。至于转基因大米是否安全,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在这一试验中,受试儿童摄入量为普通大米的食入量,食入周期为35天,非长期大剂量食入,达不到中毒量,不会发生急性中毒、慢性蓄积性中毒。

王铮则认为,单纯从转基因的安全性来说,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而从目前国外的论文来看,一些做过转基因试验的小动物,已经出现了脱毛等一些变异现象,值得警惕。因此,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仍然有待证明。

王铮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一个自然物种的产生和完善,往往历经几个世代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转基因食品的诞生和研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连一代人都没有经过考验”,因此其是否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应该保持继续观望的态度,现在不应急于发展和大力推广转基因技术。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黄金大米深陷科学伦理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