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添加剂的魔力

2009.3.12

正规加工食品也要防食品添加剂的叠加危害

banquan2.jpeg

色素粉末加些水,就能“变”出诱人的饮料。在食品添加剂方面,滥用和添加非法化学物质问题最严重。创意图片/记者 王远征

你吃过这些食品添加剂吗?

    “无与伦比的松脆”、“丝一般顺滑”、“松软有弹性”,诱人的广告语将消费者的口味越提越高,选择标准也聚焦在“口感和色泽”上,而不是食品所含的营养。

    三聚氰胺事件牵连到食品添加剂,又让很多人将“非食品类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食品添加剂专家高彦祥表示,目前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近2000种,分23类。有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口感好;有的是为了漂亮;有的是为了节约成本,如色素、香精和增味剂能赋予食品更佳的色香味;水分保持剂可使肉制品的口感变嫩等。而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动物试验,并打上一定的安全系数(通常缩小100倍左右),以确定其作为人类食品中的使用量。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和营养卫生学系柴巍中副教授指出,现在更危险的是“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本身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添加剂”三大主要问题。果冻、渍菜、腌菜等是最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目前我国有23类、近2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如日落黄、胭脂红和焦糖色素是我国许可使用的食品色素。

  非食品类添加物

    和食品添加剂完全是两个概念。最近9部委联合公布的“17种非法添加的非食品类添加物”,如吊白块(面粉、粉丝增白防腐)、苏丹红(辣椒粉着色)、蛋白精(即三聚氰胺,乳及乳制品虚高蛋白含量)、美术绿(即铅铬绿,茶叶着色)、工业硫磺(蜜饯、银耳防腐增白)、罂粟壳(火锅)等,加入到食品中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记者 裘炯华)

    关注食品添加剂

    别被特价食品“色诱

banquan2.jpeg

    随便查看任意一包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便会看到“苯甲酸钠”、“山梨酸”、“柠檬酸钠”、“胭脂红”等字样,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廉价魔术师”,食品添加剂除改善食品感官口味外,最大的优势是便宜。所以,加工食品要是“零添加”,基本上走不出厂门就腐败变质了;而打着“天然添加剂”旗号的,除非价格昂贵,否则也要慎买。因为天然添加剂,要把它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出来,就必须经过人工加工,也免不了化学提取剂的加入。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既要设防,分清真伪,也不能一味追求“零容忍”。


  ■ 超市解码

    反式脂肪酸

    就因为诱发点心脑血管病,增加点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再拖拖小孩的生长发育,遭全球“通缉”很久了!好在俺“艺名”多,一般人也认不出俺。

    咖啡伴侣

    仔细看看我背后的说明,含有“植脂末”哦!危险的反式脂肪酸就是它带来的。你要想喝真正的牛奶加咖啡,就直接把热牛奶加入咖啡里。

    珍珠奶茶

    说实话,我这里既没奶也没茶,都是氢化植物油、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的功劳。当然了,反式脂肪酸对孩子有害,小朋友别理我!

    一杯草莓奶昔的诞生

    范志红说,近日英国《卫报》发布消息称,孩子们热爱、很多家长也误以为含大量鲜奶的草莓奶昔,其实是59种化学原料的混合物,在主料脱脂奶粉、乳清粉、奶油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口味进行“打扮加工”:

    工序1 草莓味道:它非来自新鲜草莓,也不是加工后的草莓酱,而是合成香精———40种化合物的精妙配合,如戊酸戊酯、茴香脑、乳酸乙酯、紫罗酮、麦芽醇、苯甲酸甲酯等,混合出的草莓味道和真草莓很相似。

    工序2 诱人的颜色:加入合成红色素,调配出鲜艳诱人的色泽。

    工序3 细腻口感:奶昔要想细腻滑爽,还得依靠瓜尔豆胶、卡拉胶、单甘酯和磷酸盐等稳定剂和增稠剂。

    工序4 清爽甜味:尝尝你家里的白砂糖,它既不清凉爽口,甜度也有限。如果加入果葡萄糖浆等甜味剂,不但甜度大增,冷饮的清凉感也很突出。

    分析:范志红说,奶昔中尽管没有鲜牛奶,但至少有脱脂奶粉、乳清粉和奶油等天然产品,而不是奶精配成。只有磷酸盐、色素和香精的过量摄取对儿童不利。

    并非奶昔如此,很多加工食品也是这样。哈密瓜水果糖中没有一点哈密瓜,其颜色来自“亮蓝”和“柠檬黄”的配合,味道来自香精。蓝莓蛋糕中没有一丁点蓝莓,柠檬夹心饼干当然也没有柠檬。


沈丹红的一天 摄入60多种食品添加剂

banquan2.jpeg 

banquan2.jpeg

banquan2.jpeg

banquan2.jpeg

插画/新京报 王璇

    毕业两年,在物流公司上班,独自租房住的沈丹红,平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在家做饭,超市、便利店和快餐店就成了她这个“超市依赖族”解决一日三餐的出没地。

    早餐

    蛋黄派3个

    配料:鸡蛋、小麦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起酥油、山梨糖醇液、麦芽糖浆、低聚异麦芽糖、乳化剂、全脂乳粉、鸡蛋黄粉、麦芽糊精、食用酒精、碳酸钙、食用盐、膨松剂、食用香料、黄原胶、食用明胶、奶油、β-胡萝卜素

    速溶咖啡1杯

    配料:植脂末、葡萄糖浆、氢化植物油、水分保持剂、酪蛋白酸钠、乳化剂、抗结剂、白砂糖、速溶咖啡、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增稠剂、阿巴斯甜(丙氨酸)】

    午餐

    金针菇鸡丝饭(由新鲜鸡肉和菌类制作,基本没有食品添加剂,略去不计)

    豆奶粉一杯

    配料:大豆、牛奶、白砂糖、麦芽糖浆、全脂奶粉、精炼植物油、碳酸钙、食用盐、安赛蜜、维生素D

    晚餐

    海鲜贡丸(略去不计)

    葡萄面包1个

    配料:高筋小麦粉、水、果葡萄酱、葡萄、香橙皮、鸡蛋、黄油、酵母、面包改良剂(淀粉、单甘酯、VC、酶制剂)、食用盐、丙钙酸

    脆皮香肠1根

    配料:鸡肉、猪肉、水、淀粉、植物蛋白、食用盐、饴糖、白砂糖、葡萄糖、香辛料、增稠剂、水分保持剂、味精、食用香精、山梨酸钾、D-异抗坏血酸钠、红曲米、亚硝酸钠

    优酪乳1杯

    配料:生鲜牛奶、白砂糖、乳清蛋白、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添加剂(增稠剂)

    统计

    早餐蛋黄派含有近20种包括合并标识的乳化剂、膨松剂和食用香料;速溶咖啡近10种;午餐豆奶粉中含5种左右添加剂;晚餐葡萄面包含近10种添加剂;脆皮香肠含近20种添加剂;优酪乳含2种以上添加剂。沈丹红一天摄入的食品添加剂在60种以上。


发现它 识破食品配料表中的“隐身术”

    1 化学名称让你犯晕

    柴巍中说,国家对防腐剂等几个主要的添加剂要求必须注明具体物质,于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钙”等很多消费者即使在化学课上都没有接触过的名字出现了。而乳化剂、稳定剂等更令人陌生的添加剂,还是以笼统的概念出现。

    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

    抗氧化剂:BHA、BHT、PG、TBHQ、维生素E、维生素C、植酸、茶多酚

    疏松剂:明矾、酒石酸氢钾、磷酸氢钙、葡萄糖酸内酯、碳酸钙、小苏打

    甜味剂:果葡萄糖、麦芽糖、低聚糖、阿巴斯甜、甜叶菊糖、甜蜜素、安赛蜜、糖精

    增稠剂和稳定剂:瓜尔豆胶、卡拉胶、单甘酯 磷酸盐

    2 合并标识减少数量

    常见合并标识的添加剂:香料、酵母、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PH调节剂等

    消费者往往认为,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只代表一种添加剂。实际上,这种笼统表示的背后往往涵盖至少两种以上添加剂。一方面配料包装面积小,无法写那么多名词;另一方面也正合商家的心理,消费者会觉得化学名称越少越好。

    3 用专业名称掩盖危害性

    反式脂肪酸的“艺名”: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起酥油、植脂末、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等

    柴巍中说,近年来国际社会,特别是北欧国家对“反式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深刻,在食品包装上要求写明是否含“反式脂肪酸”。

    范志红指出,多项研究证实,反式脂肪酸危害很大。它不仅和猪油牛油一样,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饼干、面包、西式糕点、巧克力派、沙拉酱、炸薯条、炸鸡块、洋葱圈、咖啡伴侣、热巧克力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高发食品”。

 

    辨别它 食品添加剂“是敌也是友”

    防腐剂

    达标者对人体危害较小

    防腐剂是指能防止主要由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美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50余种,日本40余种。我国有30多种,最常见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及其盐类;还有一些天然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等,也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比之下,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较小。苯甲酸钠使用超量会有异味,过量摄入会出现抽筋等中毒现象,还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常见食品:酱油、面包和豆制品、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葡萄酒等果酒。

    疏松剂

    “膨松”糕点影响孩子发育

    疏松剂(膨发剂)是一些不经过发酵就能让面团产生气体、变膨大松软的物质,主要用于蛋糕、饼干、面点、馒头、起酥面包、油条、膨化食品等的加工中。

    疏松剂总体来说较安全,麻烦主要来自明矾中的铝。铝过多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并促进早老性痴呆症的发生。

    与其他更先进的配方相比,含铝膨松剂价格便宜,所以使用面广。据调查,70%以上的油条、油饼、薄脆等酥脆面食铝残留量超标,有的甚至超标十几倍。一个人每天吃50克膨化食品,加上一根油条,再加上少量饼干或面点,就会吃进100毫克以上的铝,危害不可忽视。所以别让孩子多吃“膨松”或“松脆”的糕点。

  抗氧化剂

    扑灭自由基的卫士

    抗氧化剂是食品品质的卫士。它们能在油脂氧化的起始阶段“扑灭”自由基,从而延长保存期。常见的合成抗氧化剂有BHA、BHT等。食品工业中还使用天然抗氧化剂,如维E、维C、茶多酚等,不仅安全无毒,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油炸食品较危险,油炸过程中维生素损失惨重,油脂质量也会下降,即使添加了抗氧化剂,也不如新鲜食品有益。所以,孩子要少吃炸羊肉串、炸鸡腿、炸薯片、油炸方便面之类。

 

    选择好食品的“五项原则”

    ■ 和平共处

    柴巍中说,掌握一些原则就可以帮你选择出真正有营养的好食品:

    1 食品的加工程序越少越好

    新鲜蔬菜绝对比蔬菜沙拉好,新鲜肉类绝对比熟食的添加剂少。超市的生鲜区应是我们购物的首选。新鲜蔬菜只经过清洁和运送的过程,可以说完全不含添加剂;鲜肉也是如此,相比起加入各种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的熟食和肉制品来说不知要省略多少种化学物质。各种零食基本上都是加工程序繁琐的食品,尽量少吃。

    2 选有食品配料标签的加工食品

    如果想吃加工食品,尽量选有清晰标明原料配置的产品。散装糖果、饼干和超市自制的面包、肉类很少有配料标签,即使有也是很简单地标明主料,对添加剂几乎不提,所以明智的选择就是选标识明确的包装和产品。

    3 少贪“超低价和狂打折食品”

    很多商品价格低廉的背后,隐藏的信息往往是原料成本低或数量少。但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口感的目的,在市场有立足之地,只能加入大量的添加剂,制造丰富的口感和吸引人的外观。此类产品无疑是添加剂大户,消费者必须警惕。

    4 一次别吃多种加工食品

    吃大量加工食物无疑是多种添加剂的反复摄入。柴巍中说,叠加摄入的危险不仅在于过量,还有添加剂相互作用产生的危险。添加剂的毒性试验,只是单个物质在动物身体里的实验,不会做几种物质相互作用的危害试验。

    5 让孩子记住“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在家吃饭可以自主选择新鲜的蔬菜蛋肉等原料,在调味料的选择和用量上也都会有控制。可以从源头“截住”大量添加剂的涌入。

    更重要的是,添加剂的反复刺激会逐渐改变人的味蕾的敏感性,变得对添加剂敏感,对食物的天然味道麻木,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会因此爱吃各种快餐和熟食,而不喜欢吃日常的饭菜。所以家长尽量在家做饭,让孩子记住充满天然食物香味的“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孩子 远离艳丽的果冻、糖果、饮料

 

    ■ 重点对象

    对于心肝宝贝,很多家长都想把最好吃的食物给孩子,但那些色彩鲜艳的果冻、糖果、饮料,对他们的成长可没好处。

    高彦祥说,儿童的解毒能力较弱,又处于智力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类脂等营养元素。过多摄入添加剂,会减少必须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些添加剂如食用色素,在保存过程中还可能混进砷、铅等有毒的中间产物,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儿童摄入过量合成色素可引起过敏症,如哮喘、喉头水肿、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及神经性头痛等。

    目前市场上无证生产、用量超标问题很多。即使某一种食品中色素含量合格,大量食用多种色素的食品,仍可能导致摄入合成色素过多。

    我国规定2岁内婴幼儿食品中禁止添加除营养强化剂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但有些企业设计一些吸引儿童的成人食品,如果冻等。因此,不要随意给婴幼儿购买饮料、水果制品、糖果、点心等食物,除非是专门制作的婴儿食品。

 

    ■指导专家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柴巍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食品和营养卫生学系副教授

    ●高彦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食品添加剂专家(采写/记者 裘炯华 D04-D05版摄影/记者 尹亚飞)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