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赴印度洋科考

2014.11.25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并海试成功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5日从江苏江阴起航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是“蛟龙”号首次赴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作业。

  随船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告诉记者,此次“蛟龙”号将在西南印度洋的4个海底热液区作业,其中1个热液区是活动的,也是科学家最为关注的。

  “我们对此区域热液活动已进行了多次调查,这次是要发挥‘蛟龙’号定点、精细作业优势,进行微观调查,取得以往调查设备和手段所不能取得的认识。”陶春辉说,“‘蛟龙’号在这个海区作业将对此区域的资源和环境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海底热液活动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到附近的海底,像“烟囱”的形状一样堆积起来,又被称为“黑烟囱”。

  2011年,中国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蛟龙”号此次印度洋之行就是在这个矿区作业。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介绍,目前中国共在国际海底区域取得了三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海底矿区,除了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外,还有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的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和今年4月在西北太平洋海底获得的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矿区。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在国际海底区取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海底矿区最多的国家。”刘峰说,“此前,‘蛟龙’号在多金属结核矿区和富钴结壳矿区都进行了下潜作业,这将是‘蛟龙’号首次赴海底热液区较多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作业。”

  潜航员唐嘉陵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海底热液区是“蛟龙”号从未去过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环境和地形相比之前去过的多金属结核区和富钴结壳区复杂的多,不确定因素也更多一些。

  唐嘉陵说,有些热液喷口距离海底垂直距离达几百米,而热液喷口直径只有几十厘米。潜航员要操作“蛟龙”号先爬上一个很陡的坡,有些坡度有七八十度,然后操作潜水器倚在热液口并保持一个很好的稳定状态,这对潜航员操作的要求很高。

  据了解,此前“蛟龙”号作业没有明确的作业点,试验性应用中试验性目的更多一些。而之前通过其他调查工具对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已进行了多次调查,了解到很多信息,这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中将更偏重应用,要求“蛟龙”号“指哪打哪”,作业目标和作业点非常明确,难度也就更大。

  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高级顾问刘心成表示,“蛟龙”号印度洋科考还面临维护保障新人多和下潜人员多的挑战。“蛟龙”号保障团队正在由研发设计团队向业务化运行团队移交,研发人员大幅减少,很多维护保障人员需要在航次中不断学习。

  据了解,此次“蛟龙”号还将搭载很多新式作业工具,对这些新设备和作业工具进行验证,并拓展“蛟龙”号的功能。新作业工具包括热液保压取样器、海底高温帽、多参数化学传感器、宏生物取样器以及海底长期观察的设备和工具。

  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于25日从江苏江阴正式起航后,预计12月16日停靠毛里求斯港补给,12月21日从毛里求斯前往调查海区开展第二航段调查任务,预计2015年1月21日返回毛里求斯补给,2015年1月24日,从毛里求斯前往调查海区开展第三航段调查任务。整个科考任务结束后,“向阳红09”船再次靠泊毛里求斯补给,预计2015年3月19日返抵青岛。

  “蛟龙”号载入潜水器于2012年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世界上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2013年步入试验性应用,取得了丰富样品和科学成果,帮助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新的物种。此次“蛟龙”号计划在西南印度洋科考中下潜20次。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