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让科学走近民众――访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

2010.5.17
       位于美国洛杉矶郊区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是美国太空探索和火箭发射研究的先驱机构。它隶属美国航天局,被列为国家级机密机构,平时戒备森严。但为了向公众普及太空知识,该机构每年有两天会暂时打开大门,向公众一展真容。今年的公众开放日被安排在5月15日至16日,新华社记者借机对这一神秘机构进行实地采访,从中了解美国开展科普教育的有关情况。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它由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创办,其中包括著名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1958年,美国航天局正式接管喷气推进实验室,将其主要研究任务定位于星际无人探索。虽被称为“实验室”,但该机构实际上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研究基地,依山而建,总占地面积达177英亩(约合72公顷)。仅本次对公众开放的研究大楼就有22幢,而室外还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科技展台与游戏场。

       喷气推进实验室新闻秘书考特妮・奥康纳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每逢开放日都会有3万多人前来参观。从今年排队等候的人群来看,估计参观人数将接近4万,其中大多数是少年儿童。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黛安娜・汤普森介绍说,目前该机构共有固定员工5000多人,此外还有不少参与特定项目研究的外聘科学家与专业人员。汤普森说,她是以志愿者身份参加这次开放日活动的。“参加开放日活动的有很多顶尖科学家,他们也是以志愿者身份与民众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科学家的参与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更加难忘的经历”。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海洋观测卫星研究的华裔科学家王晓春也带着9岁的女儿前来参观。已在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十几年的王晓春博士对记者谈起了美国开展科普教育的一些做法。他说,为了确保在未来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后继有人,美国的主要科研机构一般都设有针对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对外联络部门,重点向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学生开展课外科普教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弥补学校课堂教育的不足,”王晓春说。

       在兴致勃勃的参观人群中,有许多身穿校服的学生由教师带领,而更多的孩子是随父母而来。他们来自加州很多城市以及附近的各州。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每个参观点都设有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对他们的提问进行一对一的解答。

       在所有展示项目中,最受孩子欢迎的是火星试验台,一些孩子在大人的鼓励下欣然趴在地上,勇敢地让火星车模型在自己的背上“碾过”。一名工作人员说,通过这种新奇和富有刺激的参与,可以拉近孩子们和火星的距离。

       新一代“好奇”号火星车将于明年9月发射,其模型成为开放日活动的一大亮点。这辆六轮驱动的长方形火星车模型当场进行了“示范表演”。只见它在模拟的“火星地面”缓慢爬行,一边轻松地越过挡在道路上的一块块岩石,一边拍照探测,行动有条不紊。工作人员介绍说,“好奇”号火星车虽然是模型,但外形和工作原理与真的火星车并无二致。

       近两年新推出的3D太空图片展特别受青睐。展览现场还设有3D相机,不少参观者在相机前摆出独特姿势,留下3D酷照。回家之后,他们可以从网上下载自己的照片。

       出色完成了太空探索任务的“广角行星相机-2”也出现在参观者面前。参加该项目研发的科学家约翰・特劳杰在现场介绍说,“广角行星相机-2”由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发,17年前进入地球轨道,开始其太空探索任务。去年,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将这台拍下了大量珍贵太空图片的仪器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上卸下。目前,这台相机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几天前,喷气推进实验室租下了这台立下了“辉煌战功”的相机,专门供此次开放日展览。

       两天的开放日虽然短暂,但产生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洛杉矶一所中学就读的杰森・吉尔说,他度过了一个与高科技近距离接触的周末,大开眼界,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经历“终身难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